花卉科普:为何要“高看”苗圃机械化
花卉行业是现在比较火的行业,花是具备观赏价值的一种植物,种类繁多。花是代表美好的,每一种类的花代表的意思都是不同的。“叁仟森林”小编特向您推荐"花卉科普:为何要“高看”苗圃机械化",希望您看完这篇文章能够更加了解花卉行业。
与单位一位新入职的研究生聊天,她说现在大一点的苗圃都想引进本科生乃至研究生,以提高企业的技术力量和整体水平。她和她的同学曾去一家苗圃就职,老板对她们也很重视,但工作后发现,工作环境太差,很难待下去,不到一年时间,她们相继离职了。
她说的情况让记者想到了苗圃机械化(设施)的推进问题。近几年,随着人工成本的不断攀升,关于苗圃机械化的呼声很高。但进口产品高昂的价格和国内相关技术和人才的匮乏,又让绝大多数苗圃望而却步,对苗圃机械仍停留在观望阶段,还没有采取实质性的行动。很多苗圃认为,即使不进行机械化生产,现有的劳动力市场和苗木利润水平依然能够保证企业正常运转。
确实,苗圃机械化的实施绝非易事,费心费力,但如果我们能从企业持久竞争力的高度来审视,也许在这方面的行动会加快一些。苗圃竞争靠人才、技术,就如那位研究生所言,要想吸引、留住人才,苗圃需要有一个好的环境,其中生产条件的改善至关重要。像我国的花卉企业,在起步时生产条件简陋,往往是老板带一群工人干活,后来随着生产的机械化、设施化,劳动环境大大改善,才吸引来大量的高学历人才加入。
不仅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机械化在农业各领域的普及,愿意从事挖树等高强度体力劳动的人也越来越少。面对这种情况,苗圃劳作全面实行机械化,不仅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工成本的需要,更是吸引人才、劳动力的一种手段。
没有机械化就没有现代化,对苗圃来说这个说法也适用,并且还可以加一句:没有机械化就没有真正的标准化。随着人们对质量的重视,现在越来越多的苗圃提出或在实施标准化生产,但这只是“粗线条”的标准化。原因很简单,在生产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太大了,比如土地肥力不均、树坑大小不一、修剪工人手法各异等,都会对树木生长造成不同的影响。要想再进一步提高标准化程度,就需要大量使用各类机械、设施,减少因人工操作产生的差异。
机械化还意味着更精确和更节省。比如苗圃里安装一套灌溉设备,随时可以浇灌,而且可以根据天气和苗木生长情况“按需供给”,比传统的大水漫灌更科学合理,更能促进苗木的生长。现在一些地区长期干旱的天气越来越频繁地出现,有灌溉设施后,通过抽取地下水,可有效避免旱灾。从这个角度看,机械化是标准化和精品化的前提,也是企业通过生产高质量苗木获取更大收益的保障。
我国林业部门曾研制过一系列苗圃机械,像哈尔滨林机所就开发出苗木移植机、播种机等,但这些机械以小苗生产为主,加之这一领域也缺少相关的基础标准、规范等,因此成熟的苗圃机械几乎还是个空白。这种现实情况对有实力的企业来说其实是一种机会,只要突破了苗圃机械这个瓶颈,企业在生产成本、产品质量上就能有更大的竞争优势。关键是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并切实付诸行动。从国外的情况看,苗圃机械多是苗圃联合相关的机械制造企业联合开发的,比如意大利的万木奇公司,他们的机械应用不仅提升了万木奇在欧洲苗圃的地位,拥有知识产权的机械也成为公司另一个“财源”。(宋波)
相关推荐
花卉科普:猪舍“别墅化”种花木成百万富翁
“环宿环保行”自1996年开创以来,到今年已经是第16个年头。自9月12日起,围绕“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活动主题,记者跟随“环宿环保行”采访组进行为期5天的采访,在全市范围内就开展“五城同创”,国家级、省级生态乡镇和生态村建设现状,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情况,农村环境连篇整治情况等进行调查。即日起,本报推出“走基层看环保环宿环保行”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宿迁新闻网讯(见习记者刘硕)9月12日上午,经过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环宿环保行”活动采访组赶到沭阳县,开始了第十六次“环宿环保行”的首站采访。今年2月17日,市政府专门召开“五城同创”项目建设暨中心城市建设推进会,其中就包括创建环保模范型城市。5月7日专门召开市党政联席会,再次对“五城同创”工作进行部署推进,全市上下掀起一股创建热潮。
高科技养猪场处处显智慧
环宿环保行采访组,第一站就是江苏国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养猪场,采访车一到门口,就有工作人员对采访车进行消毒,记者在养猪场的周围几乎闻不到难闻的气味,养猪场里到处彰显着科学的力量,哪怕是普通的一块瓦、一扇窗,也无不蕴含着科技的智慧。
“我们养猪场的设施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就拿猪舍来说吧,屋顶全部采用双层石棉瓦挤塑板,外加双层反光膜,墙面按照国家新型住宅楼标准建设,冬天有自动化地暖系统,夏天有自动化空调。”公司总经理潘国明指着一排排漂亮的整齐的猪舍开玩笑地说,“我们公司的猪舍,采取的是别墅化养殖,居住条件一点也不比我们的房子差!”
令人大呼神奇的是,该公司年出栏量43000头,如此庞大的养殖规模,用地却很少。以150头母猪为一个养殖单位,年可产商品猪3600头,用地量却不超过6亩。“秘诀?那是因为我们融入了科学的设计理念,猪舍全部采用连体式建筑,这种模式可节约土地45%以上。”据潘国明介绍,该公司采用高床养殖模式,余热、废气全部回收利用,既解决了环保难题,又节约了能源。沼气发电设备正在调试,日发电量可达500千瓦时,足够日常使用。
宿迁首家“中国十大魅力乡村”
沭阳县新河镇周圈村是沭阳县花卉特色产业的发源地,种植花木已有400多年历史,新河镇是国家林业部首批命名的“全国花木之乡”,2023年10月还被评为“全国十大魅力乡村”,系宿迁首家。
作为沭阳花木栽植发源地,周圈村花木种植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村中数百年,甚至是上千年的树木比比皆是。新河镇纪委书记许大勇介绍,由于周圈村的宜人景色,年接待游客3万多人次,2023年人均纯收入过万元,曾获全国十大魅力乡村、全国生态文明村等荣誉。全村拥有花木经纪人1200人,资产120万元以上种植大户660户,60%以上的花农能够进行网上交易,270户花木大户建立了自己的网页,农民花木种植户平均年收入在2万元以上。目前已成为苏北地区最大的花卉苗木交易市场和营销集散地。
许大勇说,环境整治活动开展以来,周圈村按照“六整治”、“六提升”的要求,强化任务落实、责任落实、创新方法、加大投入,累计投入资金300余万元,人工2600人次,新建1座2000㎡的健身休闲广场。
污水处理提速发展
提到污水,许多人都会联想到脏兮兮的场景。但在沭阳县污水处理厂,记者发现的却是另一幅景象,从沭阳县污水处理厂的管道里流出的水中,根本闻不到臭味。“这是我们处理生活污水时加工出来的水,可以在许多领域再利用。”沭阳县污水处理厂的工作人员说。
近年来,沭阳县污水处理厂对推动污水处理的循环使用做出了有益的前瞻性探索,同时也是沭阳对污水处理工作从传统意义上的“达标排放”向以水质再生为核心的“水循环再利用”观念的转换,推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实现“生态立县”宏伟规划迈出的重要一步。
早在2023年,沭阳县污水处理厂作为沭阳县第一家污水处理厂。投资1.05亿元,设计处理能力为3万吨/日。项目污水处理工艺采用A/A/O(厌氧-脱氧-好氧除磷脱氮),污泥处理采用机械浓缩脱水工艺,出水可以满足城市用水和工业冷却用水的水质标准。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国家对环保出水水质标准的提高,沭阳县污水处理厂将进一步扩大处理范围,同时还将投资建设二期工程。
花卉科普:对苗木生产标准化问题的思考(上篇)
近年来,大型苗圃通过推广容器化育苗、建设标准化基地等方式,努力提升苗木生产的整体水平。然而,提高苗木质量仍然是国内苗木生产的一大“软肋”。缺乏通行的标准,或者有了标准却难以推广,标准化生产成为苗木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缺乏广泛适用的生产标准
标准化生产,通常的说法是指在生产过程中贯彻执行生产标准并对贯彻执行情况实施监督。苗木行业要实现标准化生产,至少要有能广泛适用的质量标准、技术规程,而我国多数苗木产区尚处于标准化生产的起步阶段和探索时期。
标准化生产的重要性已为业界所熟识。标准化生产是培育出高质量苗木、提升苗木价值、增加苗木商品性的基本要求;标准化生产是推进苗圃机械化、提高苗木生产效率的前提条件;标准化生产也是提升我国造林绿化质量和城市园林景观效果的基础。
实行标准化生产可谓苗木行业的一大革命。即:舍弃传统的依靠个人经验的、粗放的经营管理方式,逐步向凭借技术规范的、集约的经营方式转变。但是,只有具有科学性、通用性、可操作性的苗木行业标准,生产者才能依据标准规定组织生产,国家有关部门才能依据标准对生产过程实施监察和督导。
缺乏多样化的地方标准和适用全国的统一标准,是苗木行业标准化面临的一大问题。
标准的推广实施任重道远
编制标准是推广苗木标准化生产的基础。近年来,这项基础性工作做得不错,一些苗木主产区,如四川成都温江区、山东济宁任城区等在地方标准的制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今年陆续出台的常见绿化树种的地方标准表明,我国苗木行业在标准化生产之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4月,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的法桐、白蜡地方标准正式实施,包括《法桐苗木质量分级》、《白蜡苗木质量分级》、《法桐育苗技术规程》和《白蜡育苗技术规程》4部分。这是山东省首次制定单树种苗木质量与生产标准,使山东成为四川、湖南之后少数颁布苗木业地方标准的省份之一。
10月,成都市温江区的银杏、桂花、紫薇等25个市级花木标准通过了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的评审。而在此前,温江区共完成43个优势观赏苗木品种、71项地方花木标准的编制及发布工作,其中1个品种2项标准被确定为四川省地方标准。
有了标准,不等于就实现了标准化。苗木生产者如何能在生产中执行行业标准呢?据了解,现实的标准化推广工作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苗木生产者很难自主、自觉采用新的生产方式。
广泛推广和主动接受关系到苗木标准化生产繁育问题的实质。如果不能理解标准化生产的内涵,无法认识到标准化的重要性,没有体会到标准化生产带来的现实利益,苗木生产者就不可能自主地除旧布新,标准化推广就不可能很好地“落地生根”。
标准化推广需引导示范
生产管理方式粗放、种植分散且不成规模,这些已成为苗木业的“陈疾旧疴”。推行标准化生产在现实中会遇到不少障碍。
例如,苗农通常以2米×2米的株行距栽植10厘米胸径的大规格法桐,这样一亩地可以栽植苗木约160株。而按照山东新颁布实施的《法桐育苗技术规程》,胸径10厘米以上的法桐苗木株行距应该为2米×3米,甚至更宽的行距,苗木才能拥有足够的生长空间。但这样一来,一亩地可栽植约110株苗木。苗木“产量”少了1/3。苗农就会觉得太浪费土地了,而且利润大大减少了,根本不愿意采纳新标准。如何让苗农心甘情愿减少苗木栽植密度呢?
再比如,分散的个体育苗户大多凭借多年的种树经验繁育苗木,很难按照技术规程的要求进行标准化生产。而苗木技术标准都是专业资料,多数只有专业技术人员才能弄明白。即使作为材料分发给苗农,如果没有强制性的要求,又有谁会去耐心钻研?如果没有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又有几个苗农能看得懂?
近日有报道称,温江区园林、农技、花协等涉农部门,共同组织了一个百余人的“花木标准化技术指导团”,他们分区域分任务深入到花农的田间地头,手把手指导花农标准化生产,取得了良好效果。而且,这个指导团的标准化推广工作将持续半年之久。这不啻为苗木行业的标准化办了一件好事、实事。
目前我国标准化的推广工作,多数采用建立标准化示范基地的形式。这种标准化生产“样板”能让苗农实实在在看到传统方式与标准化育苗方式在苗木质量上的区别,知道什么样的苗才是好苗子,采用什么样的技术才能培育出好苗子。
标准化离不开市场的自发调节
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已经起到了示范、引领的作用。在新标准的制定过程中,有一些大型花木企业还全程参与制定和评审工作,甚至帮忙进行标准化生产的宣传推广。
但是,苗农心中仍有疑惑未解开。他们会觉得:大公司花得起钱,规模大、技术好、影响力大,自然不愁销路。而自己的苗子只能通过价格优势卖出去。
数量众多、经营分散的中小企业和散户,对他们一个一个地宣传推广,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无疑是一个事倍功半的做法。对于在行业中占主体地位的中小企业和育苗散户,仍然需要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自发调节。通过市场行情与商品价格的杠杆,刺激生产者改进生产方式,从而使其自觉淘汰旧方法,采用新方法。这也是标准化推广工作的当务之急。
稳定供求是市场正向调节的条件
要发挥好市场自发调节的巨大作用,前提是在苗木产业链相关的领域建立一个稳定有序的市场。这个市场至少具备相对稳定的产品需求、相对统一的产品报价、相对稳定的产品供应,等等。
在政策、经济大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近年来我国苗木行情不稳,有些树种的需求数量和价格大起大落。行情好的时候,一苗难求,不管规格、质量,都不愁卖;行情不好的时候,即使是高质量的苗子,苗木商也不敢打包票一定销得出去。
市场行情的不稳定十分不利于标准化的推广,苗木行情的跌宕起伏会让生产方式改进中的后期追随者失去方向感。在成本的压力和利润的诱惑下,有些地方已经采用标准化生产的育苗户,甚至又重返了苗木密植、生产粗放的旧路。所以,在苗木供需方面,相对稳定的市场秩序和相对持久的供求关系,是标准化推广工作能够顺利、持久进行下去的必要条件。
感谢您阅读“叁仟森林”的《花卉科普:为何要“高看”苗圃机械化》一文,希望能解决您养殖花卉植物的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3000sl.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为何一年生花卉要春播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