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花卉大全

袖珍小西瓜秋季栽培技术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桃花“争开不待叶”盛开于枝头。它芬菲烂漫抚媚鲜丽,如一片片红霞,与绿树婆婆的垂柳相衬映,形成了桃红柳绿柳暗花明的春日胜景。生活中,没有一个人不喜欢花的,所以很多人将种植花卉作为人生一大乐趣。种植花草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好的,你是否在寻找有关的技巧和方法呢?花卉网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袖珍小西瓜秋季栽培技术》,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近几年,3千克以下的袖珍小西瓜秋季栽培,一般于国庆节前后上市热销,种植效益较高,一般每亩产量在2000千克左右。其栽培技术如下。

(l)品种选择

西瓜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易染病,难坐瓜,所以袖珍小西瓜秋季栽培要选择抗病、耐高温、耐高湿、高产、质优的品种,本地常用品种主要有红玉、小兰、特小凤、小天使等。

(2)播种育苗

①播期本地袖珍小西瓜秋季栽培播期一般为6月底~7月底。播种太早,前期温度高,蚜虫、病毒病严重;播种太迟则定植期、结瓜期都要推迟,生育后期温度低,不利于西瓜膨大和成熟。但最迟不得超过8月10日。

②苗床准备在西瓜田附近选择地势高的地方作苗床,一般于5-6月份,将厩肥提前堆制,用薄膜覆盖发酵后,与质地疏松、未种过瓜类的肥沃土近1:1配制,按总量的0.5%加入过磷酸钙,充分混合,用薄膜覆盖保存。装钵前,每立方米营养土加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充分混匀,装人10厘米X10厘米规格的营养钵中,装土时营养钵上方空1厘米。一般每亩需配营养土500千克左右,需营养钵720-800个。

③种子处理播种前将种子在阳光下暴晒1天,用55-60摄氏度的热水烫种并不断搅拌,10分钟后加水冷却,浸种4-6小时。浸种后用纱布、毛巾等反复搓洗瓜种,直至洗去种子表皮的黏液;用清水洗净后再浸种4-6小时,可预防病毒病。

袖珍小西瓜秋季栽培技术

④播种播种前将营养钵浇足水分,每钵播一粒瓜种,不需催芽,盖细土0.5-1厘米。

⑤苗床管理播后为防苗床表土干裂并利于出苗,可用遮阳网双层或多层浮面覆盖,并建小拱棚,覆盖防雨膜。当有1/3瓜种顶土出苗时,揭除遮阳网,把遮阳网盖在防雨膜上,以防瓜苗受到暴晒。苗床干裂缺水时可用喷壶于早晨适当洒水,水量不宜太大。遇到病虫害如蚜虫时,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喷雾防治,立枯病可用绿亨1号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喷雾防治。

(3)整地与定植

①选择地块西瓜不宜连作,选择7年以上(确因调茬困难,至少3年以上)未种过瓜类,并且土质疏松、通透性良好的沙壤土田块作为种植大田,同时要求排灌方便。

②整地施肥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耕翻晒垄。耕翻之前,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地面进行消毒。移栽前10天做畦,畦面沟宽3米,畦面宽2.6-2.7米,基肥开沟深施在距畦边30-50厘米,每亩施腐熟的鸡粪1000千克、饼肥100千克、磷酸二铵20千克、硫酸钾30千克。

③适时定植当苗龄15-17天、2叶1心或3片真叶时即可移栽定植,在距畦边30厘米外挖定植穴,将营养钵轻放于定植穴里,穴距40厘米,每亩定植550株左右,定植后随即浇足水,并用土封严定植穴。

(4)田间管理

①整植压蔓定植后10-15天,西瓜开始伸蔓,注意及时定蔓,-般每株1个主蔓,2个侧蔓,其余侧蔓及时清除。当瓜蔓长到6-7片叶时,在晴天下午开始压蔓,用泥土或枝条均可,以后每隔7-8片叶压蔓1次。压蔓时必须注意雌花的位置,并在预留雌花的瓜蔓下面用草将瓜蔓垫起,然后在前方压蔓,这样,雌花离地面高,便于坐瓜。

②人工辅助授粉从早晨开花到上午11点时,授粉效果较好。授粉时用雄花花粉往雌花柱头上抹匀,投粉量要大,-般-朵雄花授2-3朵雌花,授粉后挂牌标明授粉日期,以便确定瓜的成熟期和适宜的采收期。

③保护幼瓜秋西瓜开花、坐瓜期,经常遇到大风大雨天气,要注意保护幼瓜,以防烂瓜,方法是授粉后用植物叶片遮荫或用纸筒套在子房上即可。

④控制徒长在幼瓜膨大前肥水不宜过旺,如果已发生旺长,在主蔓生长点5-8厘米处用手挤伤瓜蔓或把瓜蔓围绕一圈,以延缓瓜蔓的生长速度,促使雌花生长,提高坐瓜率。

⑤追肥与浇水小西瓜在底肥墒充足的情况下,-般不追肥浇水,只在膨瓜期结合苗情,每亩追施尿素5-8千克、硫酸钾4-6千克,后期可采用叶面喷肥方式补充养分。

⑥病虫害防治袖珍小西瓜秋季栽培常发病害有炭疽病、叶枯病、枯萎病、病毒病等。西瓜抽蔓后应把防治病毒病作为田间管理的重点,田间每隔5-7天喷1遍600倍液的绿亨2号,特别是大雨过后必须喷洒菌爽,预防各种病害的发生。发现枯萎病株时应及时拔除,轻微时用绿亨2号600倍液5-7天喷洒1次,连喷2-3次,效果很好。病毒病可用病毒A、植病灵、磷酸二氢钾等几种肥药混合防治效果很好。进入生长后期,天气转凉,应注意防治炭疽病、叶枯病,-般喷洒绿亨2号600倍液,5-7天1次,连喷2-3次。防治蚜虫可用800倍液的绿亨吡敌或10%吡虫啉1500倍液喷雾。注意采收前15天停止喷药。

(5)收获与贮藏

秋季袖珍小西瓜达到商品成熟时,应及时采收,-般定植后50天左右即可收获。如需贮藏时可选择八成熟的西瓜,置于阴凉通风处堆放,高度以2-3层为宜,-般在5摄氏度左右时能贮存20-30天;天气转凉时注意保温,贮存期内要经常检查是否烂瓜,发现后要及时处理。

小编推荐

袖珍茄子越冬栽培技术


栽培设施及时间

越冬栽培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寒冬低温季节。因此,栽培设施必须是保温性能良好的日光温室。

茄子越冬栽培的播种育苗期为8月底至9月上中旬。在温暖、光照充足的秋季育出壮苗,在10月底至11月初定植在温室内,12月中旬前后开始采收,直至翌年秋季。

育苗

育苗床应建在风障阳畦、小拱棚内。有条件时,直接建在日光温室内最好。

播前种子处理方法同春早熟栽培。播种方法参照春早熟栽培。出苗后应及时浇水。苗出齐后,应及时间苗,并及时除草。待1片~2片真叶时,即应分苗。分苗畦的建造与育苗畦相同。分苗的株行距为10厘米10厘米。分苗后及时浇水,分苗后的头1天~2天中午,从10时至午后2时,可在育苗畦上搭凉棚遮阴,防止秧苗萎蔫。分苗缓苗后,应适时浇水,每5天~7天1水,保持畦内土壤见干见湿。并及时松土2次~3次。如土壤缺肥,可每10天~15天追施复合肥1次,每公顷用量100千克~150千克。

越冬栽培茄子的苗期,前期外界温度较高,应采用大通风或遮阴的措施,降低苗床温度。育苗后期外界温度渐渐降低,应通过覆盖薄膜保持温度,勿让秧苗受冷冻害。定植前5天~7天,应通风降温。控制的温度条件与春早熟栽培相同。

定植前5天~7天浇大水切块,以便定植时带土坨移栽。

秋季育苗,秧苗生长迅速,苗龄50天~60天即可。壮苗的标准是8片~9片叶,20厘米高,茎粗0.3厘米~0.4厘米。

定植

栽培地应施足大量有机基肥。结合深翻,每公顷施腐熟有机肥75000~100000千克,另外加入过磷酸钙750千克,或全元复合肥750千克。翻后,耙平,做成高13厘米,畦面宽50厘米,畦沟宽60厘米的小高畦。

定植时,在高畦上栽2行,株行距38厘米50厘米。栽后覆地膜,浇水浸畦。

田间管理

光照调节:冬季光照时间短,光照强度弱,应加强光照管理。在日光能射到棚面情况下,尽量早揭晚盖草苫子。及时清洁塑料薄膜,保持良好的透光率。

温度管理:夜间气温降至13℃以下时,就应扣严塑料薄膜。白天温度升高后再掀膜通风。随着外界气温下降,通风口应越来越小,夜间加盖草苫子。白天保持25℃~30℃,夜间保持15℃以上。深冬,除了棚膜和草苫子保温外,还可在畦上加小拱保温。除了一般的防寒保温措施外,还可喷0.2%的磷酸二氢钾或0.5%的蔗糖液,或抗冻剂,每3天~5天1次,提高植株的抗寒力。

翌春天气转暖,中午棚内气温超过30℃以上时,可通风排湿、降温。当外界夜温在15℃以上时,可撤除草苫子,昼夜掀开塑料薄膜大通风。夏季应打开所有通风口降温,并利用顶膜遮阴,降低室内温度。

肥水管理:茄子越冬栽培的肥水管理可分以下6个阶段:

开花现蕾期:在11月份定植后,应勤中耕松土,少浇水,只要土壤不干旱就不用浇水,不追肥,防止棚温过高、浇水过多而徒长。

深冬期:12月中旬至翌年2月上旬,此期气温最低,植株生长缓慢,可不追肥浇水。

早春采收期:2月至3月份外界气温逐渐升高。植株生长增速,采收量加大,应追肥2次~3次。在畦沟中每次每公顷施腐熟的豆饼750千克~1500千克,或复合肥225千克~300千克。结合追肥浇小水,保持土壤见干见湿,一般7天~10天一水。

采收盛期:3月底至5月份,此期外界环境条件适宜,茄子进入盛果期。这时应大量追肥。每10天1次,每次每公顷追施复合肥300千克~370千克。有条件时,结合喷药可根外追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或尿素液,或5%的草木灰浸出液,或0.3%的钛得肥等,一般10天1次。结合追肥,及时浇水,一般5天~7天一水。

采收后期:6月至7月份,天气炎热,加上市场价格下降,采收量下降。如在7月份拔秧,可不追肥。如在10月下旬下霜后拔秧者,仍应每10天追1次肥,以氮肥为主,结合浇水冲施。

秋季采收高峰期:8月至10月上中旬,外界气候适宜,茄子又出现第2次采收高峰。8月上旬应中耕除草,并于畦两侧开沟追施饼肥,每公顷施1500千克,再冲施尿素2次,每次300千克。结合施肥及时浇水,保持土壤见干见湿,一般5天~7天一水。

采收

坠根茄、对茄应早采收,以免耗费营养过多,影响植株营养生长,及影响后面的花、果坐果。

无籽西瓜栽培技术措施


无籽西瓜具有生长势强、抗病、含糖量高的特点,但也存在采种量低、发芽率低、成苗率低的三低问题。为此各地都在探索解决途径。综合各地生产及试验结果,可以采用以下有效措施克服三低。

1、人工辅助授粉。无籽西瓜制种时,利用父本普通西瓜的混合花粉(同一品种不同株的花粉),对母本四倍体进行人工授粉,使更多、更理想的花粉落到柱头上,增加花粉的发芽率,促进花粉管迅速生长,顺利完成受精作用,从而提高种子质量。

2、增施磷肥。据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研究,增施磷肥平均单瓜产籽量比未施磷区提高12.2-25%。施磷不但能提高母本四倍体西瓜的产籽量,而且对提高四倍体种子孕性,促进种胚发育,提高无籽西瓜种子的千粒重、发芽率和成苗率都有显著作用。

3、适量施硼。据研究,施硼对提高无籽西瓜种子孕性,增加其采种量有较好的效果。育苗时每公斤营养土加硼砂2毫克,孕蕾至开花期间隔7天喷0.05%的硼液2次,亩产籽量比对照高53.4%。

4、合理密植。密植是提高种子产量的重要途径。一般以每亩种植1000-1400株,每株留1个瓜为宜。

5、破壳高温催芽。人工破壳是提高无籽西瓜发芽率简便、有效的措施,一般是先浸种,后破壳。催芽时温度应保持在35℃-37℃。

6、改善栽培条件。播前一定要浸种催芽,采用营养钵育苗,育苗苗床内温度要高于普通西瓜。无籽西瓜幼芽的顶土能力较差,播种时土质要松,播种要浅,盖土0.5厘米为宜,人工剥除带帽。

西瓜秋延迟高效益栽培技术


秋西瓜指夏季播种秋季采收供应的一季西瓜,亦称夏播西瓜。秋西瓜一般每公顷2.2~3.0万千克,当时气候温暖,又适逢节日,市场有一定的消费量。秋西瓜生产不影响小麦生产而只影响一季大秋作物,对以小麦为主粮的地区粮食生产影响不大,而且瓜茬麦一般均可提高小麦产量。

1、季节特点。夏季播种的光、温条件完全可以满足西瓜生育需要,但是此时正值北方地区的雨季,对西瓜出苗及前期生长带来不利影响;而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此时却是高温干旱季节,如持续时间较长,则易诱发病毒病,而且夜温高,昼夜温差小,生长较纤弱,并易遭台风暴雨的袭击,生产很不稳定。生长季节内的温度变化是由高到低,果实膨大期间的气温较低,生长和成熟缓慢。因此,在栽培上前期应避开高温雨季(干旱)的影响,后期应防止低温,故对播种季节及其他管理要求比较严格。

2、整地播种。秋西瓜的主要茬口小麦、秋西瓜、小麦(华北);春西瓜、秋西瓜、小麦(华北、长江中下游);早春蔬菜(早熟夏菜)、秋西瓜、小麦(或油菜)。瓜地应选择地势较高,能灌能排的沙质壤土,采用高畦或高垄栽培,以利排水。小麦收割后每公顷施粗肥30~45吨,复合肥(氮10、磷10、钾15)750千克,用多菌灵、托布津或敌克松等杀菌剂配成1:50的毒土、毒谷22.5千克,施后充分掺匀,然后回土做畦,每间隔1.6米做成高9~10厘米、60~70厘米的高畦播种或栽苗。秋西瓜的播种期比较严格,华北地区应掌握适当晚播,使前期生长避开雨季,但也不能过晚,要有充分的生长季节,以保证果实能正常成熟。北方地区以7月20日前后为宜;长江中下游地区在7月中下旬播种,果实可以正常成熟,但为了稳妥起见,可提早到7月上旬。适当早播是增大果形,增加单瓜种子数和千粒重的关键。

3、育苗移植。视当地土壤及气候条件可采用直播或小苗移植。催芽直播只要保持土面湿润,基本上可达全苗,而且主根不受损伤,根系吸收和抗灾能力较强,生育期相应地提前。播种前应充分浇水,浅播约1厘米,播种后畦面覆草,降低地表温度,保持土壤水分。出苗后及时揭除覆草,以免下胚轴过分伸长。北方秋瓜播种期间雨水较多,难以保苗,多采用育苗移植。集中育苗可以改善环境条件,适当提前播种,争取生长季节。夏季气温高,幼苗生长迅速,容易出现徒长,因此应严格控制水分,同时在苗床上搭斜棚架,盖塑料薄膜防雨。出苗初期盖帘子,防止强光曝晒。苗龄不宜过大,以15~20天具有二叶一心时带土移植为妥。秋瓜前期生长快,分枝较少,可以较春瓜密度大些,一般每公顷栽1~1.2万株为宜。

4、覆盖银灰色地膜。直播或移植后在瓜垄上覆盖宽70~80厘米的银灰色薄膜,它除具有透明膜保墒、防雨、提高土壤温度的作用外,还可驱避蚜虫,减少病毒病的传播和发生。银灰色膜反光,可改善植株的光照状况。

5、前期管理。秋瓜前期气候条件恶劣多变,幼嫩的瓜苗容易遭受损害,应注意排水。北方应严格控制浇水,保持土壤疏松,促进根系生长,使幼苗茁壮。南方在播种或移苗后,应覆草降温、保水,保持土壤疏松。出苗或定植后应在傍晚或清晨多次浇水,成活后再控制浇水。伸蔓前施肥,以促进生长。

6、整枝压蔓。华北地区在秋瓜伸蔓期温度较高,容易引起徒长,应及时整枝。采用双蔓整枝,摘除多余的蔓。压蔓可使田间茎蔓分布均匀,留主蔓上第2、3个雌花。每株留1果,坐果后瓜前10~15叶打顶,以控制继续生长。坐果位置应根据品种和雌花开花期,灵活掌握,8月上旬开花可留第3雌花;9月上旬开花留第2雌花。坐果太迟,果实不易成熟。

7、病虫防治。北方秋瓜生长期高温多湿,病虫害发生较快,应及时发现,及早防治,才能有效地控制。南方早秋高温干旱,虫害较多,应抓紧对蚜虫、红蜘蛛、菜螟的防治。

金叶小檗的栽培技术


金叶小檗为小檗科,小檗属,落叶灌木。我国东北南部、华北、华东等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金叶小檗叶色金黄,在强光照射下更觉鲜艳可爱,是城市园林中不可多得的彩叶树种,可做成各种形状的彩色绿篱、绿带、小盆景及盆栽。同时金叶小檗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的特点,是园林绿化、公路两侧绿化隔离带的优良树种。

金叶小檗幼枝金黄有棱角,茎多刺。单叶互生,叶金黄色全缘。伞形花序簇生,花黄色,花瓣长圆状倒卵形。倒卵形或匙形。红色浆果长椭圆形。花期6~7月,果期8~9月。金叶小檗喜光、耐半荫、耐旱、耐寒,忌积水,萌芽力强,耐修剪,在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上生长良好。

金叶小檗的栽培技术

金叶小檗可用播种、嫁接、分株、扦插的方法进行养殖,目前生产上多采用扦插的方法进行养殖,春、秋两季为适期。

(1)栽种地:种子发芽适温约15~22℃。栽培地点全日照或半日照均理想,苗间要通风透光,庇荫处会退化为绿色。

(2)育苗技术:金叶小檗常用扦插繁殖。于秋后落叶时选取一年生健壮枝条,剪成5cm长做插穗,插入土床2cm,插后压实土浇透水,覆盖地膜,保持温度不要超过35℃,加强管理,翌年春季即可出圃移栽。

(3)栽植技术: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细致整地,施足基肥,带土球栽植,栽后浇水,生长期每月施肥一次,及时修剪,剪取病枯枝,过密枝,以利通风,保持良好株型。

(4)施肥管理:施肥可用有机肥料或氮、磷、钾,每月施用一次,幼株定植后摘心或酌加修剪一次,可促侧枝生长。

(5)田间管理:在生长期出圃要求带土球,以保证成活,休眠期则可裸根出圃。冬季落叶后整枝一次,维护树形美观。春夏水分补给要充足。

(6)病虫害:金叶小檗虫害较少,病害主要是茎枯病或白粉病。茎枯病用敌克松进行防治,白粉病则用粉锈宁进行防治。

白花小松的栽培技术


白花小松的栽培技术

1、水分:平时养护保持盆土偏干,不宜过湿,干燥季节可喷微量雾状叶面水。

2、温度:生长适温20~28℃左右,冬季室内越冬,室内温度不低于10℃为好。

3、施肥:一般在植物生长季节每2周左右,喷施叶面薄肥一次。

4、土壤:盆栽宜选用通气、排水良好、富含石灰质的砂质土壤。

5、病虫害:病虫害极少,平时养护注意通风透光即可。

6、放置:适合置于光线良好的室内,夏季避免暴晒置于明亮、通风良好的位置,冬季置于温暖、光照充足处养护。

白花小松盆栽,具有一定的耐干性,勿积水,浇水土干透一定要浇透,浇水时针对底部有孔盆器可进行浸盆法(找个大盆打好水,水位不没过植物盆口,时间小盆一般控制在5分钟左右将植物从水中拿出)进行,针对无孔植物可用小器具如勺子等进行慢慢浇水,水最好尽量不要积具于叶片上,也要防止盆内长期积水。夏季高温要注意通风与遮荫,避免烈日暴晒,其他季节养护要给予充足阳光。

铃兰栽培技术


播前准备

选择大气、水质、土壤等环境因素符合《GB 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5084-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区域。选山地北坡林下阴湿环境条件、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的棕壤土或沙壤土种植。阳坡、易干旱和土质瘠薄的地块不宜种植铃兰。选地后,清除杂物,每亩施腐熟厩肥或堆肥3000千克(要注意农家肥必须充分腐熟,以杀灭虫卵、病原菌及杂草种子,达到无害化卫生标准,禁止使用有害的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泥、医院的粪便垃圾和含有有害物质的工业垃圾。),将土深翻30厘米,除净杂草和草根,种前整平耙细,打垄后作平畦,畦宽1.2米、畦距30厘米、高13厘米。畦长视地形与方便作业而定。畦面平整,畦埂坚实。播种与移栽1. 种子繁殖铃兰种子为胚后熟休眠类型。种子成熟收获后先放于1~6℃条件下80天,再放室温下才能完成后熟。种子室温储藏一年即无发芽能力,故隔年陈种不能用。种子繁殖可春播或秋播。秋播可免除种子低温处理过程。秋播时期为土壤结冻前。春播于4月中、下旬。在整好的畦上按行距15厘米开3厘米深的浅沟,踩底格子,将种子均匀撒播于沟内,覆土2厘米,稍加镇压并浇水,加盖草帘子或松针。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2周左右出苗。育苗生长1年,于当年秋季或翌年春季发芽前移栽。将带有芽眼的根茎截成15厘米左右的小段,按行距20厘米、株距10厘米挖穴移栽,每穴栽2株。2. 根茎繁殖秋季于10月上旬,春季于萌芽前,将根挖出保鲜,把带有芽眼的根茎截成15厘米左右的小段,按行距20厘米、株距10厘米挖穴移栽,每穴2株。田间管理播种后至出苗前,要经常检查畦面覆盖物的变化情况,发现没有覆盖的要及时补盖,保持畦面湿润。出苗后及时撤除覆盖物,以免出苗后撤除时伤及小苗。出苗后根据长势情况,发现过密苗及时间除。出苗后,要及时清除田间杂草。第1次除草可用手拔或浅锄,以免伤害幼苗。铃兰为浅根系植物,喜肥,人工栽培每年于行间开沟追肥2次,以有机肥为主。第1次施肥在春季萌芽前,施用腐熟的粪肥,或堆肥2000千克,或施入尿素,促进茎叶生长。第2次在秋季铃兰进入休眠期时,施入腐熟的饼肥、过磷酸钙和适量的草木灰。施肥后培土5~7厘米,可防冻害。铃兰耐阴湿,忌强光直射。玉米植株较高大、紧凑,遮阳度适中,是铃兰较理想的遮阳作物,可进行粮药间作,有利于提高耕地的经济效益。病虫害防治1. 铃兰紫轮病铃兰紫轮病主要为害叶片。病斑生于叶两面,圆形至椭圆形,直径2~5mm;初期病斑呈红色,中心部分逐渐变为灰色至灰褐色,其上生黑色小点为病原菌分生孢子器。病原为半知菌亚门大茎点霉属真菌,病原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叶或根芽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生成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而侵染。7~8月为发病盛期。防治方法是搞好田间卫生,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出苗后用50%代森锰锌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或50%万霉灵5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收获后彻底清理田园,集中烧毁或深埋。2. 虫害主要是蛴螬即金龟子幼虫,又名白蚕。体白色,头部黄色或黄褐色。成虫在5月中旬出现,傍晚活动,卵散产于较湿润的土中,喜在未腐熟的厩肥上产卵。防治方法是冬季清除杂草,深翻土地,消灭害虫越冬场所。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并覆土盖肥,减少成虫产卵。点灯诱杀成虫金龟子。下种前半个月每亩施30千克石灰氮,撒于土面翻入,以杀死幼虫。适时收获带花全草入药。夏、秋季均可采挖,晒干备用。

白芍栽培技术


白芍性凉,味道酸苦,白芍的根可以入药,能够补血柔肝、平肝止痛、敛阴收汗等,白芍种植的最佳时期是每年的寒露前后,下面分享一下白芍的栽培技术。

一、选地

白芍喜温暖湿润气候,耐严寒,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和富含腐殖质壤土为佳,粘土及低洼地不宜栽培。

二、土壤消毒

经过常年的耕种,土壤中会寄生许多土传病菌,如:根腐病菌、白绢病病菌等,进而造成土传病害的发生。所以必须在下种前进行土壤杀菌消毒。建议使用三灭1500g+多菌灵500g/亩拌土或者细沙均匀撒施在土壤中,然后进行浅翻以保证种芽在良好的环境下生长。

三、施用基肥

在土壤消毒完成10-15天后,进行基肥的施用。可以亩用松尔肥(25:5:15)50kg+松达生物有机肥50kg+地爱硼200g+地爱锌200g,为白芍生长发育贮备营养。将以上肥料充分混匀后均匀撒施在土壤表面,然后深翻土壤,一般深翻40-50cm为宜。

四、挑选种芽

白芍为多年生药材,首先要去除肉质根并选择带芽头的种芽,然后选择无病虫害、表面光滑、切口新鲜的带芽头的种芽,携带有病菌和虫卵、发生霉烂的芽头不能选做种芽。

五、拌种处理

拌种的目的是减少白芍病害的发生。可以使用多菌灵50g+根宝25ml+重茬宝10ml兑水15斤均匀喷施在种芽上,边喷边翻动,保证喷洒全面周到,以种芽全部喷湿为宜。晾干后即可栽种。

六、栽种

1、种芽分类。栽种前建议将种芽按大小分为两类,分别栽种以便日后管理。种芽大管理得好可提早一年起土收获。

2、栽种时间。栽种时间一般在寒露前后,越早越好,最迟不能超过霜降,如过迟一方面因贮藏的芍芽已发新根,栽种时易折断;另一方面栽后气温渐低,发根不好,影响次年发芽生长。

3、栽种方法。栽种时开穴,行距40-45厘米,株距30厘米左右,穴深15-20厘米,每亩可以种3500-4000株,开穴后,每穴放1个种芽,芽向上,种后即覆土,以芽在地下5厘米左右为宜。注意:覆土操作应细致,土要细碎,不能用土块覆盖;另外,盖土要仔细,不能将芽头裸露,以免芽头受旱、受冻,导致发芽晚甚至不发芽。

栽植白芍,选地、土壤消毒、拌种等都是栽植时很重要的工作,只有做好每个工作环节才能培育出健康茁壮的幼苗,以达到白芍稳产丰产的目的。

相信《袖珍小西瓜秋季栽培技术》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叁仟森林”是您了解花卉,学习花卉知识必备网站,请您收藏3000sl.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促成栽培技术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免责声明:本文由叁仟森林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Contact Us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咨询:13530896683

QQ咨询:2404575426

工作时间: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