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多抗高产小西瓜的栽培技术
“许多错落有致的花儿,红的、紫的、粉的、绿的、黄的、白的,各种颜色交杂摘一起,五彩缤纷!”花卉是人们生活很好的伙伴,赏花种花的乐趣一般人很难体会。花卉种植实际上学问很多,你在寻找有关种养植的技巧吗?花卉网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优质多抗高产小西瓜的栽培技术,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小西瓜是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的夏令消暑解渴佳品,小西瓜生产是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之一。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全国小西瓜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小西瓜新品种投放市场后,以其优良的综合性状备受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欢迎。现将主要栽培技术详述如下:
一、培育壮苗。
播种前将种子浸种2-3小时,搓洗干净,放于恒温箱(28-32℃)或贴身内衣口袋里催芽,48小时后将种芽播于苗床或营养钵中。长江流域作早熟栽培时,播种期一般为1月下旬至2月上中旬,2月下旬至3月上中旬定植大棚或小拱棚内。秋季育苗于7月上中旬至8月上旬播种,8月上旬至8月下旬定植大田,注意早春育苗要采用3层膜或草帘等保温材料覆盖,以防寒保温,促进幼苗在低温下正常生长;夏秋季节育苗要采用遮阴降温等措施,以防高温、强光伤苗。
二、定植
1、施足基肥。小西瓜需肥较普通大西瓜少,自根苗为普通大西瓜的70%,嫁接苗为普通大西瓜的65%。通常在前作收后反耕冻(晒)垡,改良土壤结构,然后按每亩施畜肥、垃圾1000-2000千克,发酵菜籽饼或豆饼100千克,过磷酸钙1500千克,翻耕后做畦时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千克。
2、科学定植。定植密度因栽培方式和方法不同而异。若采用吊蔓或搭架栽培,一般进行2-4蔓整枝,行株距为120厘米50-60厘米;若采用爬蔓栽培,一般进行3-5蔓整枝,行株距220厘米60-70厘米。早春大棚定植时要注意土壤温度稳定在10℃以上,抢晴天定植;秋季定植时要注意遮阳降温,以促进定植苗活苗。
优质多抗高产小西瓜的栽培技术
三、整枝与留果
1、科学整枝。由于小西瓜前期长势弱,果形小,适宜留多蔓结多果,故以轻整为原则。留蔓数与种植密度有关,密植大时留蔓数少,稀植时留蔓数多。具体方法有2种:
⑴摘心整枝。2-3蔓整枝的,于4-5片真叶时摘心,于蔓抽生后保持2-3个生长相近的子蔓,平行生长,摘除其余子蔓及坐果前由子蔓上抽生的孙蔓,最后保留2-3蔓整枝;4-5蔓整枝的,于5-6片真叶时摘心。子蔓抽生后保持4-5个生长相近的子蔓平行生长,其余子蔓或孙蔓全部摘除。该法的优点是各子蔓间的生长与雌花出现节位相近,开花结果一致,果形整齐,商品果率高,便于结瓜期管理。
⑵留主蔓整枝。保留主蔓,同时在基部留2-3个子蔓,摘除其余的子蔓和孙蔓,最后保留3-4蔓整枝。该方法的优点是主蔓顶端优势始终保持,雌花出现早,能提前结果,早上市。
2、合理留瓜。以主蔓或侧蔓上第2、3雌花为宜。1-2茬瓜每株留2-4个,一般2-3蔓整枝留2瓜,4-5蔓整枝留3-4瓜,留瓜数少,瓜形大,反之瓜形较小,具体可根据消费的需求来确定。也有种植户为了争取早日上市卖高价,保留第1雌花的。
为了促进坐果,提高坐果率,在雌花开放时,应进行人工辅助授粉。特别是在春季保护地种植、气温低、光照弱、昆虫少的情况下,更应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如果连续阴雨,花粉量少时,可使用适宜浓度的坐果灵(如沈农2号)进行蘸花促进坐果,有利于果实膨大,但浓度不宜过大,以免形成畸形、裂瓜等。
四、温度、湿度管理。
生长期内,白天温度保持在25-30℃,夜间15-18℃。果实膨大期间要追肥,但忌大水漫灌,棚内要充分通风换气,调节温、湿度,提高产量和品质。临近收获期切忌高温高湿,否则糖度下降,商品性差,不耐贮藏。
五、其它管理。
包括除草、理蔓、剪除老叶、防治病虫等。除草可以进行化学除草和人工除草。理蔓是保持田间叶片分布均匀,充分利用光照,以利通风透光,减少病害发生。蔓基部的老叶、病虫叶要及时除去。当有病虫害发生时,要选用非菊酯类农药防治。
六、二、三茬瓜的生产。
在温室、大棚等保护地内进行小型西瓜栽培能提早上市,第1瓜(头茬瓜)采收后仍有较长的生长时间,同时小西瓜生长势旺,抗病性强,二、三茬瓜的产量仍较高。进行二、三茬瓜生产的方法:一是利用原有的老蔓在收瓜后继续坐瓜;二是收瓜后剪掉老蔓,利用基部憋出的侧蔓坐果。进行第2茬瓜生产,在第1茬瓜采收后要加强肥水管理。防治病虫害。通常第1茬瓜收获后40天左右可收获第2茬瓜,50-60天后收第3茬瓜,其产量分别为头茬瓜的80%和60%,效益十分显著。
七、及时采收。
安徽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研制的小西瓜,在正常气候条件下坐果后25天左右可采收。而早春大棚气温低,头茬瓜仍需30天左右才能采收,第2茬瓜26-28天,第3茬瓜仅需22-25天。为争取提早上市,头茬瓜也可在七成熟时采收,这样可提高经济效益。
小编推荐
西番莲丰产优质栽培技术
环境要求
西番莲较粗生易长,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pH值5.6~7.2的偏酸性土壤为宜,一般耕地均可利用种植。根系怕积水,在整地时应开好排灌系统,避免根系积水。
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建园。冬季按株行距3~3.5米的种植穴挖成30厘米见方的规格,定植前1个月每穴施入鸡屎10千克、磷肥0.25千克作基肥,起墩备用。
西番莲是攀缘植物,要做到生长良好、结果多、病虫害少,必需搭架栽培,也可充分利用房前屋后围城栏杆为架棚,选择空地种植。搭架可采用十字型棚架、T字型棚架、A字型棚架和篱架。不论选择那种棚架,都不能太高或太低,以便于日常管理,一般棚高离地面1.8米左右为宜。搭架材料可选用铁或竹,两者各有优缺点。铁架成本较高,但耐用,可多年连续使用,竹架成本较低,但寿较短,一般只能用1~3年。因此,因根据各人实际情况选择材料。
苗木选择与定植
在雨水分布均匀的地区或灌溉方便的园地,一年四季均可种植,但以2~3月的阴雨天种植为最佳。种植深度一般以原苗木深度略高一些,踏实,浇足定根水。以后视天气情况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定植后的管理
1. 整枝修剪
定植成活后,需插立支枝人工引诱主蔓攀缘上架,并用细绳将主蔓固定在支枝上。上架前应摘除主蔓腋芽,重点培养顶主芽,使养分集中在主蔓上,使其能迅速伸长攀缘上架。上架后控制主芽摘心,使其促发侧芽,并人工引诱其向四周均衡生长。西番莲在母蔓上可直接开花结果,且开花部位较集中于枝蔓的上半部分,修剪时不能重剪截,以减少对开花结果的影响,严重时主蔓会枯萎整株死亡。
(1)幼年树修剪
定植成活后,次年在夏季可适当修剪,但要轻剪。将生长过密的萌枝、营养不良枝剪除或抹掉,以保证在棚架上营养生长较均匀一致,为今后丰产稳产打好基础。
(2)结果树修剪
在夏季或冬季可适当修剪,将生长过密的枝条、垂到地面的枝条、藤蔓、病虫枝、衰老枝条等剪除,以增加植株的通风透光,提高光合作用,保证果实的产量和质量。
2. 肥水管理
为提高果实的质量和产量,施肥应多施有机肥和适当增施钾肥,且要掌握好氮、磷、钾肥的施用比例。前期以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应勤施、薄施水肥,尽量满足其营养生长需要,为后期的开花结果打好基础。
(1)幼年树施肥
定植成活后,如有条件每隔10~15d施水肥或腐熟人畜粪尿水1次,如施水肥每50千克水+0.4千克尿素+0.1千克复合肥,以加快促进其营养生长。以后可视幼树生长状况而增加或减少施肥次数和施肥量。
(2)结果树施肥
①萌芽前在西番莲每批花萌芽前施入复合肥,促进花芽分化,株施0.1千克。
②果实膨大肥为使幼果迅速膨大,需施速效复合肥,株施0.1千克,但具体施肥量要随树体大小而增减。此后,选用0.3%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进行根外追肥,对提高果实含糖量和色泽有好处。
③果后肥果实采收后应及时补充树体营养,应适当多施氮肥,株施氮肥0.01千克+复合肥0.1千克。
④休眠期肥西番莲在冬季有一段植株生长缓慢阶段属休眠期,此次施肥是果园基础肥,应以腐熟人畜肥和土杂肥为主,开沟施下。主要作用是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是全年肥料保障。
(3)合理浇水
西番莲虽较耐旱,但遇干旱应及时灌溉。土壤过于干燥,会影响藤蔓生长和果实发育,以致发生落果。雨季雨水过多时要防止积水,特别是开花坐果期更要注意排水,以提高坐果率和果实品质。应以土壤见湿为宜。
病虫害防治
西番莲系野生植物中选育出的果树,对恶劣环境具有较强抗逆性和适应能力,在生产上病虫害较少。病害主要有根腐病、炭疽病、疫病等;虫害主要有果实蝇、绵蚧、蚜虫等。防治方法:培育无病毒苗木;防止果园积水而导致烂根,引发病害,早春果实采完后,结合修剪清园,将病枝、叶、果清出园外烧毁,减少病源;果园内或周边作物不能种太近;药物防治。病害发生时可用65%代森锰锌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全园喷雾。虫害可用40%速扑磷1000倍液喷杀。
采收及采后管理
当西番莲果皮表面由绿色转成紫色或深黄色时便成熟,可采摘。稍微碰到果皮便脱落或自然脱落,此时果实便完全成熟,风味最好,产量也高,是采收的最佳时期。未成熟的果实具有一股腥味,即使是人工催熟,也缺乏原来的风味。果实采收1周后会慢慢枯萎腐烂、变质,因而采收前后应联系好买家或做好保鲜准备。在温度、湿度控制得宜的条件下,果实可保鲜30~40天。
备注《中国园艺文摘》,-2011,(12)
香菜的高产栽培技术
香菜是芜荽的别名,又称圆荽、胡荽,为伞形科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主要以幼苗供作蔬菜食用。
1、品种选择
香菜有大叶品种和小叶品种。小叶品种产量虽不及大叶品种高,但香味浓,耐寒,适应性强,故一般栽培多选小叶品种。
2、整地施肥
选择土壤疏松、富含有机质、排灌方便的地块,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翻土深15―20厘米,让其风化晒垡2周以上,然后每亩撒施腐熟的优质农家肥4000―5000公斤、复合肥10―15公斤作基肥,耕耙后做成畦面宽140―150厘米、高20―25厘米,长按地块长度而定,沟宽30―40厘米?(兼作人行道)。畦面要求土壤细碎、疏松、平整。若采用条播还应在畦面按行距8―10厘米开宽4―5厘米、深约2厘米播种条沟,准备播种。
3、播种
从8月下旬开始至翌年春季4月上旬都可以随时播种,播种前搓开种子,然后将种子放人50―55℃热水中,,搅拌烫种20分钟,待水温降到30度左右时继续浸种,18―20小时后播种,或催芽后播种。一般每亩播干种子2―3公斤。;种子可条播,也可撒播。播种覆土后盖一层草,经常喷水保湿,出苗时及时除去盖草,并拔去过密的弱苗。
4、水肥管理
香菜喜湿润,应经常浇水,保持畦上湿润。亦可在土壤稍干燥时及时灌溉(沟灌),但在畦面土壤湿润后应及时排去田间(沟内)积水,以免影响植株生长。播种1个月后,结合浇水中耕除草追肥1―2次,每次每亩施用尿素或硫酸铵20―25公斤,也可每次每亩追施沼气发酵肥料1500―2000公斤。发现杂草及时清除。
5、光温要求
香菜能耐-1至-2度的低温,生长最适温度为17―20度,超过20度生长缓慢,30度以上则停止生长。喜光,也耐阴。若秋季栽培时遮阳50%左右,并经常喷叶面水(雾),冬季及早春栽培时进行横拱薄膜或大棚保温,可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6、采收
香菜在播种后6―9周即可采收,采收时连根挖起,去除泥土和老黄叶片及其它杂质,洗净后捆把上市销售。一般亩产1000―2500公斤,高产可达3000公斤以上。
菱角高产栽培技术
菱角是菱科菱属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菱的果实,别称水菱、龙角、水栗等,幼嫩时可当水果生食,老熟果可熟食或加工制成菱粉,叶可做青饲料或绿肥。菱角在我国分布广泛,既可浅水栽培,也可深水种植,下面为大家介绍菱角的高产种植技术。
菱角的品种选择
菱角宜根据栽培地的水深及消费习惯,选择优质、高产、抗病、适应市场的品种。如以生食为主,可选菱角大的早、中熟品种(两角菱),分期分批投放市场。以高产为主,可种植熟期晚的乌菱品种。水深0.3~1.5米的水面宜栽种浅水菱品种,水深2~4米的水面宜栽种深水菱品种。
菱角的繁殖方法
1、大田直播:水深在3.3米以内的浅水面多行直播,长江流域在清明菱种萌芽时播种。播种方法有撒播和条播两种,大水面以条播为宜,先按菱塘地形,划成纵行行距2.8~3.3米,两头插竿牵绳作标记,然后用船将种菱沿线绳均匀撒入水中,播种量与密度视品种和水面条件而异。
2、育苗移栽:水深在3.3米以上直播出苗困难、芽细瘦弱而产量低,必须育苗移栽,长江流域春分至清明时选避风、水位较浅、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池塘作苗池,按行距1米见方点播育苗,每亩用种量65~90公斤,可供8~10亩菱塘使用,播种时水深控制在85~100厘米,菱苗出水后逐渐加深水位。
菱角的种植技术
1、菱塘选择:菱角种植宜选择水深0.3~4米之间、土质肥沃、风浪较小、涨落平缓的池塘、河湾、低洼水面、湖泊边缘等,水下的淤泥层深度在20厘米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1.5%以上为宜。
2、施足基肥:菱角需肥量较集中,种前可亩施猪粪或腐熟泥粪2000千克,发芽后亩施5千克尿素作速效肥,开花后分2~3次结合防病治虫用强力增产素2~3包或2%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
3、移栽定植:菱角要当天起苗当天栽植,一般浅水菱行距1.5~2米,穴距1.5~2米,每穴栽植菱苗一束约2~3株,深水菱行距2.5~3米、穴距2~2.5米,每穴栽植菱苗一束约8~10株。
4、适时除草:菱塘的水生杂草种类较多,如板萍草、蜈蚣草、苔藓草等,必须及时进行人工清除,否则会影响菱角的光合作用,一般在移栽后每10天清除一次杂草,直到菱角封满水面。
5、病虫防治:菱角常见的虫害有蚜虫、叶蝉等,可在危害初期可用敌百虫或敌杀死兑水喷雾进行防治,常见病害主要是菱瘟,可在发病初期用井岗霉素加多菌灵兑水喷雾进行防治。
6、及时采摘:菱角开花后20~30天成熟,作蔬菜或生吃在萼片脱落、果皮还未充分硬化时采收,作熟吃、加工或留种须充分成熟时采摘,早熟品种每5天采摘一次,晚熟品种7天采摘一次。
春莴笋高产的栽培技术
莴笋即茎用莴苣,其地上茎肉质脆嫩,味鲜美,可炒食、凉拌、汆汤、腌制等,是消费者喜食的蔬菜佳品。笔者经1999―2000年两年的栽培观察,现将栽培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1.窜生长中期肉质茎细长,叶片节间拉长,叶片薄而小,外皮厚而肉少,食用价值不高,易抽薹开花,这种现象俗称为窜。引起窜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四种:一是水分供应不足,土壤干旱;二是肥料供应不足,营养生长不良;三是温度过高,呼吸强度大,消耗养分多,干物质向食用部分的分配率低;四是浇水过多。
2.裂口在莴笋肉质茎膨大后期,肉质茎纵向裂开,深达茎的中部,裂开部分是黄褐色,易腐烂,降低食用价值。引起裂口的原因:一是与品种有关;二是与水肥供应不均,忽旱忽涝有关,特别是在肉质茎成熟时,外皮已木质化,此时大量浇水,肉质茎突然膨大,表皮不能随之膨大而裂口。
3.未熟抽薹春莴笋定植太晚,受高温长日照影响,迅速分化花芽而抽薹开花。另外,定植苗子过大或徒长也容易发生末熟抽薹现象。
二、高产技术
针对春莴笋栽培中存在的以上几个问题,我们应采取必要的高产栽培措施。
1.品种选择应选择不易裂口的品种,一般紫叶莴笋其含水量大,产量高,最易裂口,绿叶莴笋相对裂口较轻。
2.适期播种尽量早播,使其在较低的温度下根系及叶簇充分生长,为肉质茎迅速肥大积累多量的干物质,我地区一般在2月上旬至下旬温室播种,若播种太晚,花茎肥大期,遇高温呼吸强度大,易窜。
3.培育壮苗栽培667平方米(亩)莴笋需苗床面积15平方米,用种50克,播种床土要事先配成营养土。营养土比例为:未种过蔬菜的熟土7份,优质腐熟有机肥3份,并加入无机肥,每立方米拌复合肥50克,充分混匀,并过筛。然后将营养土平铺入播种床,一般6-7厘米厚,每平方米用营养土100公斤左右。
播种床做好后,即时播种。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处理,先将种子晾晒2-4小时,然后用20℃的清水浸泡3―4小时,搓洗干净沥干水分,即可播种,也可把浸好的种子放在15℃-20℃环境中催芽,经2-3天齐芽后播种。
播种方法一般采用撒播法,在平整的床土上,于播种前先浇透水,待水渗下后,将种子或芽种混入种子体积4―5倍的潮湿细砂于,均匀撒入畦面,播后覆0.5-1厘米厚细土,覆土后平铺地膜,有利于保温保湿。在15℃―20℃温度条件下,1―2天大部分种苗顶土时,及时揭去地膜。
播种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夜晚15℃左右,3-5天可齐苗。出苗后白天温度保持18℃-20℃,夜间12℃左右,当幼苗2―3叶时分苗于冷棚中,苗距5-7厘米,分苗缓苗后喷洒1-2次叶面微肥,并喷洒百菌清和托布津防病。水分管理以保持土壤湿润,不干不浇水为原则。过干或过湿易引起苗老化或徒长。
4.定植莴笋根系发达,根群密集,根系浅,吸收能力差,需多施有机肥,一般667平方米施优质有机肥5000公斤以上,磷酸二铵50公斤,硫酸钾15公斤,作底肥,然后整地做畦,畦宽1.2米。
4月中旬至下旬,幼苗4-5片真叶时及时定植,行距40厘米,株距依品种而定,一般25―30厘米,每畦定植4行,一般667平方米栽苗6000株左右。
定植前一天,将苗床喷水,使床土湿润,挖苗时尽量多带泥土,少伤根。由于定植时外界气温较低,应选择冷天过后晴朗无风的温暖天气进行。栽植深度以根部全部埋入土中为宜,不可过深压住心叶,将士稍压紧使根部与土壤充分密接。
5.定植后的田间管理栽后2-3个叶环之间控水蹲苗,促进根系发育和莲座叶发育,当心叶与莲座叶齐平时茎部开始肥大,应浇水并施速效性氮肥和钾肥,及时由控转促。这一水肥必须适时,过早过晚对肉质茎的生长都不利。开始浇水以后,茎的肥大速度加快,需水、肥量增加,地面稍干就浇,浇水要均匀,水量要适中,严防大水漫灌。地能进人时,浅松土破板结,结合浇水,再追肥1-2次,每次每667平方米施尿素20公斤左右,肥量不要过大,以防茎部裂口。
6.病虫害防治通过近两年的栽培观察,莴笋在我地区的主要病害有霜霉病和叶斑病,可用百菌清、代森锰锌和托布津、普力克水剂等交替防治。
主要害虫有蚜虫、白粉虱、葛苣冬夜蛾、红蜘蛛等。蚜虫和白粉虱用虱蚜净、万灵防治。莴苣冬夜蛾用敌百虫、敌杀死、Bt乳剂等防治。红蜘蛛用双甲眯、灭扫利等防治。
7.适时收获当莴笋主茎顶端与最高叶片的叶尖相平时为收获适期,此时肉质茎已充分膨大,品质脆嫩。分期采收的可摘去顶端生长点,以防窜苗或空腔老化。但间隔时期不宜过长,另外发现莴笋有轻微裂口时要提早采收上市,一般667平方米产量2500-3000公斤。
秋萝卜的高产栽培技术
一、选用良种
绿皮萝卜可选鲁萝卜1号、青圆脆、青皮脆;心里美萝卜可选鲁萝卜6号;红皮萝卜可选鲁萝卜3号、大红袍、薛城长红。
二、适时播种
秋萝卜播种过早时病虫害严重,播种过晚产量下降,一般于立秋前后播种。
三、施肥起垄
选择排灌方便、疏松肥沃的地块,亩施腐熟的有机肥3000~5000千克、草木灰200千克,施肥后将地深翻细耙,按60厘米的间距做垄,每垄播种两行,行距为15~20厘米,播后覆土。
四、田间管理
1、及时间苗、定苗。幼苗长至子叶充分展开时进行第一次间苗,长至3片真叶时进行第二次间苗,长至4片真叶时进行最后一次间苗,随后可定苗。定植密度为每亩800株,大型品种的定植密度可适当稀一些。
2、浇水。叶片生长盛期一般地不干不浇水,地发白才浇水。进入定橛期后,应供应足够的水分,收获前一周停止浇水。在多雨季节,应注意及时排水。
3、施肥。在定苗后进行第一次追肥,亩施硫酸铵10~15千克;莲座期进行第二次追肥,亩施三元复合肥10~15千克。肉质根生长盛期应追施三元复合肥,防止叶片早衰,促进肉质根生长。另外,在肉质根膨大期还应叶面喷0.3%的硼砂溶液,以促进其生长。
五、病虫害防治
从苗期开始可用40%乐果800~1000倍液、20%灭多威1500至2000倍液、2.5%蚜虱立克乳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黄条跳甲、菜青虫等。后期用75%百菌清600倍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喷雾,防治霜霉病;用50%代森锌800倍液、47%加瑞农500倍液或50%可杀得500倍液喷雾,防治软腐病。
有助生姜的高产栽培技术
有助生姜的高产栽培技术
一、生长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生姜原产热带多雨森林地带,要求温暖而阴湿的气候环境,其生长发育最适宜温度为25℃~32℃,低于15℃或高于35℃对生长发育均为不利。
2.光照:既要有阳光,又不耐烈日长晒,在7~8月间高温强光暴晒下,不经遮荫,叶片易枯萎死亡。
3.水分:生姜根系不发达,抗旱能力弱,需要湿润土壤,同时要防止渍水,以免引起腐烂病。
4.土壤:要求腐殖质多,土质肥沃的沙壤土。
二、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1.选好土地。姜地应选择前作是水稻、花生、地瓜或新开荒地的坐南向北、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土地,以全年温暖、夏季阴凉、夏日光照时间短、腐殖质多的砂质土壤为最佳。
2.选用良种及种姜处理。本地当前栽培的梨仔姜品种,具有优质(肥嫩、芳香)、高产、高效的品种特性,是理想的选用品种。在选用之前,要求前季姜园秆青叶绿,没发生姜瘟,种姜的条件应是形状椭圆、节间短而肥大、色泽新鲜、无病虫害等。
在每年冬至左右收获的中老鲜姜要做为翌年春种植的姜种,一般要经过2~3个月的保存期,在这期间要做好贮存保温工作,贮存的办法有山洞密封放置或堆砂复盖。播种前将姜种晒24~48小时,以减少水分,杀死病菌,增强种姜吸水能力,促进姜芽萌动提高发芽势。药剂消毒:种植前将种姜用0.7%波尔多液浸泡10分钟,可有效地杀死姜瘟病菌。
有助生姜的高产栽培技术
3.加强姜园管理
(1)提早整地。种植生姜的前年冬季即要将土壤深翻晒白。以播种前要进行精细做畦,一般畦宽1米,畦高0.20米,并在畦面横开播种沟。
(2)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根据本地气候条件,以春分―清明节气为种植生姜的适宜时间,高海拔山区可推迟到谷雨播种。
播种规格一般为行距0.40~0.45米,株距0.25米,亩需姜种量225公斤左右,亩播种姜块要有3500~4000个,每个种姜重量以0.005~0.01公斤为好。
(3)合理施肥。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长、短效化肥配合。基肥一般占总施肥量的40%,播种前,每亩可用进口复合肥15公斤加钙镁磷肥50公斤作深层基肥的施用。播种后用优质土杂肥、干牛粪或蘑菇土盖种效果最好。有条件的农户可在播种后覆盖稻草,达到保湿润、防杂草、促生长的目的。
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追肥上做到少量多次,氮磷钾配合使用。苗期以轻、淡肥为主,在生姜迅速膨大的中后期可适当增加施肥量。生姜的一生中有二次重要的施肥期,一是从孙姜期进入第四期,是生姜一生中的吸肥高峰期,吸收的氮、磷、钾分别为52.5%、12.5%、30.5%,此时约6月份;二是在8~9月间,气候转凉,日夜温差大,这是姜块迅速膨大的黄金防段,要利用雨天增加施肥量,这二次的关键施肥应采用进口复合肥加尿素施用为好,在施肥上,如果过于干旱采取水浇为佳。
(4)科学管水。生姜整个生长期间必须保持土壤湿润,既不能过于干旱又不能渍水。因此,对姜地管水方法,一般是播种后保持土面比较干燥,以提高土温促进出苗。出苗后到收获前,土壤不能干旱,特别是7~9月份正是生姜生长旺盛时期,若天气干旱,应及时抗旱。抗旱可在早晨或傍晚进行或结合施肥浇灌,或引水灌溉,但灌水深度不宜超过地下茎高度,尽量避免轮、串灌,特别是个别植株已发生姜瘟的田块,灌水、淹水易传播病菌,另外,在整个生长期间特别是春季应做好清沟排水工作。
(5)抓好除草培土。生姜种植后,当田间约有5%~10%姜萌芽露出土面时,应抢晴采取化学除草剂及时进行喷雾。每亩用草甘磷450~600毫升加水50~60公斤的药液防治杂草丛生、繁殖,可达到省工省本效果。生姜生长的中后期,结合培土进行耕除草。
(6)加强生姜病虫害防治。为害生姜的病虫寄存有姜瘟、条螟、叶枯病和曲条跳甲。要抓好生姜的病虫害防治,应以农业措施为主,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办法。
姜瘟,又名腐烂病,是生姜高产稳产的最大威胁。姜瘟属细菌性病害,病原菌在土壤中及根茎内过冬,在土中可存活两年以上,主要借灌溉水及地下害虫传播。此病流行广、发展快、危害重,从种姜萌芽出土到生姜采收前均可发生。这种病多在高温、多阵雨、渍水田中发生。
防治姜瘟的措施,主要是采用无病种姜,排水方便的地块,做好种姜消毒,实行高垄栽培,注意培土、遮荫,增施钾肥,实行轮作等措施。同时,加强姜园检查,发现病株,及时挖除烧毁,并在姜穴里用石灰消毒;注意加强管水,防止以水带菌传播,并在整个生育期间用波乐多液或代森铵喷3~4次。
条螟在发生期用90%敌百虫加杀虫威防治。
叶枯病发生初期用疫霜灵防治。
(7)适当遮荫覆盖,以利越夏,提高产量。姜喜荫怕烈日直射,以散射光对生长最有利。夏季气温高、日照强,对生姜越夏极为不利,做好遮荫覆盖十分必要,尤其是低海拔的平原村,地热平坦,气温高,日照强且长,更应重视。在畦边间套种玉米笋等;或搭棚遮荫。棚高1.5米,种上瓜类,让藤叶蔓延上棚达到遮荫的目的;同时在姜行间覆盖稻草,增加土壤湿度。
另外,在生姜栽培过程中,可采取根外追肥,如生长素、微肥等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生姜健壮生长。
无籽西瓜栽培技术措施
无籽西瓜具有生长势强、抗病、含糖量高的特点,但也存在采种量低、发芽率低、成苗率低的三低问题。为此各地都在探索解决途径。综合各地生产及试验结果,可以采用以下有效措施克服三低。
1、人工辅助授粉。无籽西瓜制种时,利用父本普通西瓜的混合花粉(同一品种不同株的花粉),对母本四倍体进行人工授粉,使更多、更理想的花粉落到柱头上,增加花粉的发芽率,促进花粉管迅速生长,顺利完成受精作用,从而提高种子质量。
2、增施磷肥。据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研究,增施磷肥平均单瓜产籽量比未施磷区提高12.2-25%。施磷不但能提高母本四倍体西瓜的产籽量,而且对提高四倍体种子孕性,促进种胚发育,提高无籽西瓜种子的千粒重、发芽率和成苗率都有显著作用。
3、适量施硼。据研究,施硼对提高无籽西瓜种子孕性,增加其采种量有较好的效果。育苗时每公斤营养土加硼砂2毫克,孕蕾至开花期间隔7天喷0.05%的硼液2次,亩产籽量比对照高53.4%。
4、合理密植。密植是提高种子产量的重要途径。一般以每亩种植1000-1400株,每株留1个瓜为宜。
5、破壳高温催芽。人工破壳是提高无籽西瓜发芽率简便、有效的措施,一般是先浸种,后破壳。催芽时温度应保持在35℃-37℃。
6、改善栽培条件。播前一定要浸种催芽,采用营养钵育苗,育苗苗床内温度要高于普通西瓜。无籽西瓜幼芽的顶土能力较差,播种时土质要松,播种要浅,盖土0.5厘米为宜,人工剥除带帽。
相信《优质多抗高产小西瓜的栽培技术》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叁仟森林”是您了解花卉,学习花卉知识必备网站,请您收藏3000sl.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花卉的栽培技术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