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花卉种植

花卉种植科普:侧伯叶枯病简介

红艳艳的花儿在枝头怒放,颜色是那么浓,那么纯,没有一点杂色,简直像一团燃烧的火焰。生活中,不喜欢花意味着没有生活情趣,种植花木让很多人乐在其中难以自技。养好花卉不仅需要耐心,也需要知识和技巧,如何缩短掌握花卉技巧的时间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花卉种植科普:侧伯叶枯病简介”,希望对您的种植花卉有所帮助。

侧伯叶枯病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重要的叶部病害。发生在春季,在江苏、安徽等省大面积发生。仅江苏盱眙县2670ha侧柏林就发生叶枯病达2000ha。

侧伯叶枯病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重要的叶部病害。发生在春季,在江苏、安徽等省大面积发生。仅江苏盱眙县2670ha侧柏林就发生叶枯病达2000ha。被害率几乎100%,病情指数高达50.0以上。其中20%的侧柏林已经死亡或濒于死亡。在发病季节,林区呈现一片枯黄,仅见残留梢部的绿叶。

幼苗和成林均受害。病菌侵染当年生新叶,幼嫩细枝亦往往与鳞叶同时出现症状,最后连同鳞叶一起枯死脱落。病菌侵染后,当年不出现症状,经秋冬之后,于翌年3月叶迅速枯萎。潜伏期长达250余天。6月中旬前后,在枯死鳞叶和细枝上产生黑色颗粒状物,遇潮湿天气吸水膨胀呈橄榄色杯状物,即为病菌的子囊盘。

受害鳞叶多由先端逐渐向下枯黄,或是从鳞叶中部、茎部首先失绿,然后向全叶发展,由黄变褐枯死。在细枝上则呈段斑状变褐,最后枯死。受害部位树冠内部和下部发生严重,当年秋梢基本不受害。

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受害后,树冠似火烧状的凋枯,病叶大批脱落,枝条枯死。在主干或枝干上萌发出一丛丛的小枝叶,所谓树胡子。连续数年受害引起全株枯死。

病原菌为侧柏绿胶杯菌(Chloroscypha platycladus sp.nov.)。子囊盘单一或聚集在枯死鳞叶或细枝表面。有短柄或无柄,黑色漏斗状,吸水后膨大呈盘状或杯状,橄榄绿色。子囊盘直径0.21~0.46mm。子实层由粘状胶质组成。子囊圆筒形到棍棒形,80~129m10~15m,内含8枚子囊孢子。子囊顶端微孔,用染色剂染色无蓝色反应。侧丝丝状,透明、端部略膨大,有时有分枝,78~120m。子囊孢子单胞,多为单列,成熟时透明,椭圆形或球形,13~18m8~15m。

病原菌菌丝体在玉米粉培养基上生长最好。但室内培养难以形成子实体。病菌菌丝体生长最适温度15~28℃,超过30℃停止生长,35℃以上则死亡。病菌菌丝体生长的酸度从pH值3~7.5时均能生长,尤以pH值4.5~6.5时生长最好。病菌子囊孢子发芽率以25~30℃最适,35℃以上子囊孢子不发芽。

病菌以菌丝体在被害叶中越冬,3月呈现症状,6月在枯死叶上形成子囊盘。吸水膨胀释放出子囊孢子,进行新的侵染,一年只侵染一次。病害在发生初期往往呈现发病中心,其中心多位于林间岩石裸露,土层浅薄,侧柏生长势衰弱的地段。生长势差的病害重。在相同立地条件生长的侧柏,15年生的感病指数为37.5,20年生的为66.2,30年生的为84.7。

病害的发生与坡向坡位无明显关系。林分密度大病害往往较重,林缘受害较轻。

病害的严重程度与6月份的气温和降雨量呈正相关。并受冬季的气温和降雨量的制约,呈负相关。6月高温降雨量大,冬季寒冷干燥,次年病情就严重,反之亦然。

侧柏绿胶杯菌是一种寄生性不强的盘菌,侧柏生长势衰弱容易感染。凡是影响侧柏生长的各种因素,都有利于病菌的侵染和发展。

侧伯叶枯病防治方法

侧柏叶枯病应立足于营林技术措施,促进侧柏生长,采取适度修枝和间伐,以改善生长环境,降低侵染源。有条件的可以增施肥料,促进生长。化学防治可以采用杀菌剂烟剂,在子囊孢子释放盛期的6月中旬前后,按每公顷15kg的用量,于傍晚放烟,可以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经大面积防治试验,用杀菌剂I号和Ⅱ号烟剂,放烟一次,其效果在50%以上。采用40%灭病威,40%多菌灵、40%百菌清500倍液剂,在子囊孢子释放高峰时期喷雾防治,效果优于烟剂。

叶凋病侧柏叶凋病为侧柏的一种主要病害。为害严重时可造成大片侧柏树叶凋枯,似火烧状。树势严重衰弱,易招致次期害虫柏树双条杉天牛和小蠹甲等危害,加速树木的死亡。

侧伯叶枯病【发病规律】

该菌在病叶上过冬,次年4月开始活动,5月开始先从树冠下部叶子侵染,得病叶子初期出现黄斑,逐渐扩大,使整枝柏叶变黄,最后变成黄褐色。6月病叶上出现黑点,即病菌的繁殖器官,并放出孢子进行再传染。如果树林较密,林中湿度较大,温度适合,就大量传播侵染,造成病害大流行,以6-7月发病最严重。在密林中往往有一发病中心,逐渐往外蔓延成片,严重时似火烧状,病叶大批脱落,常从树干树枝上又萌发出一丛丛新叶,人们叫它树胡子。

病害一般山沟比山顶严重,阴坡比阳坡严重,密林比稀林严重,阴雨潮湿天气较重。

侧伯叶枯病【防治方法】

1、秋、冬季清扫树下病叶烧毁,染来源。消灭过冬病菌,减少第一次侵入。

2、在5-8月份,每两周喷1次1∶1∶100的波尔多液预防,特别注意严格控制初侵染,发现初侵染发病中心,要进行封锁,防止蔓延。

3、过密的柏树林要适当进行疏伐,使林内通风透光,减少发病条件。

3000sl.com精选阅读

花卉种植技术:如何防治红枫的叶枯病


红枫叶枯病,是红枫生长过程中常见病害,发生普遍,危害严重。发病后不公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发育和观赏效果,严重的会导致病株死亡。

红枫叶枯病,是红枫生长过程中常见病害,发生普遍,危害严重。发病后不公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发育和观赏效果,严重的会导致病株死亡。

症状 初发病时,叶尖及叶片上部的叶缘产生水渍裉绿小斑点,此后随着病情发展,病部出现枯焦状,并逐渐向叶片下部和内部扩展。叶片上半部枯死。病部与健部交界处呈赤褐色,中为深赤色,最后整个叶片的3/4枯死,公叶片基部呈绿色,枯死的部分、叶尖卷曲,呈灰白色,全株叶片似火烧。由于叶片失去了叶片失去了叶绿素,严重影响光合作用,使植株生长衰弱,失去观赏价值。

发生规律 该病由半知菌亚门单干槭叶点霉侵染所致。病原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叶中越冬。翌年春季气温上升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和气候传播侵染,特别是地面反溅的雨水关系较为密切,多雨时节会反复侵染。一般7至10月发病最重,另外土壤排水性能差、温度大以及偏施氮肥等情况下,也会导致病害严重发生。夏秋之交,在高温强光照条件下,植株暴晒,叶片受灼伤,会加剧病害的发展。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在施肥上,忌偏施氮肥,适量增施磷钾肥,促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能力。平时浇水不宜过量,更不能让盆土长时间积水,同时要结合施肥,经常松土,增强花盆透气性,确保根系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吸收功能。秋末及时清除病落叶并集中烧毁,减少越冬病原菌。春秋高温季节,要将花盆置于散射光下,通风良好的阴凉处,严防暴晒。2.化学防治。病初尚末蔓延前先剪去病叶,减少再侵染源,再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65%代森锌、福美锌1000 倍液或45%代森锌800倍液,每10至15天交替喷雾1次,连喷2至3次。

花卉种植科普:杨树皱叶病的防治方法


杨树皱叶病又名杨树绣球病。该病害分布广泛,在我国河北、北京、陕西、甘肃、河南、山西等省市都有发生。具体情况我们一起去详细了解一下。

杨树皱叶病主要为害毛白杨和山杨的幼树和大树。受害芽抽出后,整个新枝和全部叶片卷曲,并很快脱落,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

杨树皱叶病症状

在春季萌芽后,病芽上的嫩叶呈紫红色,皱缩变厚,边缘开裂,卷曲成团,形状似鸡冠状,病梢肿胀变短。病芽比健芽展叶。6月以后,皱叶团呈锈球状,逐渐干枯脱落。

杨树皱叶病病原

该病是一种称瘿螨的害瞒为害的,学名EriophyesdisparNal.,属于蜱螨目害虫,瘿螨有4足,成螨很小,在显微镜下观察,其体长127-142m,宽28-32m。为圆锥形,黄褐色,体壁上密布环纹,近头部有4对软足,腹部细长,尾部两则各生一根细长的刚毛。幼螨色浅,体较小,有不明显的环纹。卵直径40-50m,椭圆形,透明状。

杨树皱叶病发病特点

螨虫在杨树冬芽鳞片间越冬,多集中在枝条的第5-8个芽内,害螨随苗木调运作远距离传播。5月中旬,可见到大量新生四足螨出现,肉眼可见病叶上似一层土黄色的粉状物,后逐渐迁移到新形成的冬芽内越夏越冬。风有可能作为传播媒介。不同类型的毛白杨单株受害程度则不同,发芽较迟、枝条细长或弯曲的毛白杨类型受害重。雄株受害普遍,雌株很少受害。近期发现在皱叶病组织中,伴随有类菌原体MLO存在,认为此病与类菌原体有关。

杨树皱叶病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的选择抗病品种。在危害严重的地区尽可能选用毛白杨雌株。

(2)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灌水,增强树势,提高植株抵抗力。发现有病芽,及时摘除,并且烧毁。

(3)化学防治发芽前对病幼树喷波美5度Be石硫合剂,5月中下旬发生严重时,对病株喷0.2度石硫合剂或2.5%功夫乳油4000倍液或10%天王星2500-10000倍液,或50%久效磷乳剂1000-1500倍液。

如果您有更多关于杨树的资讯想要知道,可以点击查看杨树频道详细了解,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花卉种植科普:丁香叶斑病


丁香叶斑病丁香叶斑病有丁香黑斑病、丁香褐斑病及丁香斑枯病。 丁香黑斑病 症状 发病初期,叶片上有褪绿斑,逐渐扩展形成圆形或近圆形病斑,直径3至10毫米,褐色或暗褐色,有轮纹但不明显。

丁香叶斑病丁香叶斑病有丁香黑斑病、丁香褐斑病及丁香斑枯病。 丁香黑斑病 症状 发病初期,叶片上有褪绿斑,逐渐扩展形成圆形或近圆形病斑,直径3至10毫米,褐色或暗褐色,有轮纹但不明显。病斑后期变为灰褐色,密生黑色的霉点,这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病斑相互连接使叶片很大部分呈褐黄色枯死,并皱缩甚至发生碎裂。 病原物及发病特点 病原菌是链格孢属中的一种真菌。分生孢子梗散生或数根集生,褐色;分生孢子褐色。该病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落叶上越冬,随雨水滴溅传播。

丁香褐斑病 症状 

丁香叶片上的病斑为多角形、不规则形或圆形至近圆形,褐色,直径5至10毫米。病斑后期中央组织变成灰褐色,病斑边缘深褐色。病斑下表皮着生暗灰色的霉层,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发病严重时病斑正面也有少量霉层。病斑相互连接成大斑块,呈灰褐色斑枯。 病原物和发病特点 病原菌是丁香尾孢菌,病原菌以孢子座或菌丝体在落叶上越冬,分生孢子由风雨传播。雨水多、露水重、种植密度大、通风不良易导致病害发生。 丁香斑枯病 症状 发病初期,叶片两面散生近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病斑。病斑边缘色较深,中央组织色浅,灰褐色。发病后期,病斑中心部分生出少量黑色小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

病原物及发病特点 

病原菌是丁香针孢菌,病原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落叶上越冬,分生孢子由风雨传播。 防治措施 减少侵染来源。清除病残体;进行适度的修剪,剪掉有病枯梢。 发病时喷洒1%等量多波尔多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0至15天1次,连喷3至4次效果较好。

花卉种植常识:水杉毡枯病的防治


水杉适应性强,喜湿润生长快,北京以南各地均有栽培。材质轻软,可供建筑、板料、造纸等用;树姿优美,为庭园观赏树。

【水杉毡枯病的症状】

病初在树冠下部稠密处的枝和叶上生长蛛网状菌丝体,缠绕叶和小枝,逐渐形成菌丝。在枝和叶基部下面形成一层毡状菌丝层,厚约1~2mm,逐渐向绿色的枝叶蔓延。

初灰白色,渐变为灰色,被害枝上表面,形成黑色霉层。剥开菌丝层、皮层组织仍为绿色,输导组织完好,因此顶部枝叶正常。

当被害严重时,小枝和叶完全被毡状菌丝层覆盖,形成一个菌丝套膜,甚至在皮下也能形成菌丝膜,使皮孔和气孔堵塞窒息,引起枝叶枯黄凋萎死亡,其后在菌丝层内或上面,成群或并生黑色球状物,即病菌子囊壳。

【水杉毡枯病的防治措施】

对过密的林分及时采取清林、修枝和透光伐等营林措施,可减清病害,其中以透光伐防病效果显著。

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都明显下降,防治效果可达91.2%。有条件时,用75%百菌清烟剂防治,用药量为15kg/ha,具有一定防治效果。

侧柏叶枯病-防治工作


症状:该病侵染当年生新叶、幼嫩细枝与鳞叶。感病植株当年不出现症状,翌年3月叶迅速枯萎。6月中旬前后,在枯死鳞叶和细枝上,产生黑色颗粒状物,为病原菌的子囊盘。子囊盘遇湿吸水膨胀呈杯状,橄榄色。侧柏受害后,树冠似火烧状的凋枯,病叶大批脱落,枝条枯死。在主干或枝干上萌发出一丛丛的小枝叶,所谓树胡子。连续数年受害引起全株枯死。
病原:病原为侧柏绿胶杯菌(Chloroscyphaplatycladussp.noV.),隶属子囊菌亚门、盘菌纲、柔膜菌目真菌。
发病规律:树冠内部和下部发生严重,当年秋梢基本不受害。6月高温、降雨量大,冬季寒冷、干燥,次年病情就严重,反之亦然。该病原菌是一种寄生性不强的盘菌,植株生长衰弱容易感染,凡是影响侧柏生长的各种因素,都有利于病菌的侵染和发展。
防治:①适度修枝,改善侧柏的生长环境,降低侵染源。②增施肥料,促进生长。③子囊孢子释放高峰时期,喷施40%灭病威、或40%多菌灵、或40%百菌清500倍液进行防治。④选用抗病品种。

月季叶枯病的防治方法


叶枯病是月季常见的病害之一,染病的月季首先会从叶片的顶端或边缘出现病斑,随着病害的发生病斑会由小到大不规则状,颜色会从红褐色至灰褐色,最后病斑会连片成大枯斑,如果病害严重时,会造成月季植株的死亡,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月季叶枯病的防治方法吧!

危害症状

月季叶枯病常引起苗圃、盆栽月季的叶片干枯脱落,病菌多从叶尖或叶缘侵入,初为黄色小点,以后迅速向内扩展为不规则形大斑,严重受害的全叶干枯达2/3,病部褪绿黄化,褐色干枯脱落,有时叶表生稀疏的黑色小点。

发生规律

叶枯病菌属腔孢纲球壳孢目,叶面上生的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器球形或近球形,浅褐色,顶端有孔口,初埋生于叶片组织内,后突破表皮外露,内产生许多分生孢子进行侵染危害。以7~9月高温、高湿时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清除地上和地下的病叶,消灭越冬病原。若在发病期间及时摘除病叶,可有效地控制病情扩展。

2、药剂防治:发病期间喷75%百菌清600~800倍液或25%多菌灵500倍液。

花卉种植科普:国槐花叶病


【国槐花叶病分布及危害】北京及山东颇为常见。对幼树影响生长,导致矮生。【国槐花叶病症状】叶面呈现不规则线条斑块,分布无定位,图案美丽。部分叶片变小,叶色变浅。如不细细观察,易被疏忽。叶腋不定芽萌发时,产生弱枝及小枝叶呈丛生状。

【国槐花叶病分布及危害】北京及山东颇为常见。对幼树影响生长,导致矮生。

【国槐花叶病症状】叶面呈现不规则线条斑块,分布无定位,图案美丽。部分叶片变小,叶色变浅。如不细细观察,易被疏忽。叶腋不定芽萌发时,产生弱枝及小枝叶呈丛生状。发生在东欧,中欧或美国的,叶片变小,脉明,叶柄短,植株易受冻害,且常有多枝、黄化现象。

发生于英国的花叶,呈斑驳状,叶扭曲,木材弯曲。病苗矮小,仅及健株一半。寄主为国槐(Robiniapseudoacaci)及粘国槐(R.viscosa),发病率约10%。

【国槐花叶病病原】洋槐花叶病毒(RoMV)的病毒粒子最早是1961年在匈牙利分离到。后来在南斯拉夫也有记录,认为属黄瓜花叶病毒CMV。报道的病毒粒子大小为40nm。用特殊方法纯化时,粒子圆形,直径27~28nm。可由蚜虫传毒。

国内1981年有报道,病毒粒子直径为34nm。接种苋色藜,苗叶出现圆形、褪绿晕斑;在豇豆苗,则表现系统花叶。病毒钝化温度66~68℃,体外存活期57天,稀释终点10-4~10-5。

病毒可机械接种。土壤不传毒。昆虫是介体。蚜虫(Aphiscraccivora)、桃蚜(Myzuspersicae)能非持久性带毒。

此病毒的寄主范围甚广,在10科以上。在被子植物的自然感染症状,为系统花叶及叶片扭曲。苋色藜、茴藜、菜豆、番茄等可作为诊断寄主。繁殖寄主有心叶烟及普通烟。

【国槐花叶病的防治措施】消灭蚜虫能减轻发病。

花卉种植:月季褐色枝枯病的防治方法


月季褐色枝枯病又称褐色溃疡病。发病症状,危害茎、叶和花。茎染病时产生形状不规则暗褐色水渍状病斑,病部渐干枯下陷。

月季褐色枝枯病又称褐色溃疡病。

发病症状

危害茎、叶和花。茎染病时产生形状不规则暗褐色水渍状病斑,病部渐干枯下陷,中央浅栗褐色至灰白色,有深紫色边缘,后期病部散生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湿度大或雨天溢出浅黄色孢子角。叶片染病时产生紫褐色或较大坏死斑。幼花染病时出现眼斑,后花瓣变褐枯萎,花蕾受害后小开放。

发病特点

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原菌为掩阴小隐孢壳(Cryptosporell aumbrina)。病原菌在枝条病斑上越冬,第2年春天借风雨传播。肥水管理跟不上,植株受涝,伤口连片易发病。

防治方法

(1)园艺防治:随时清除病落叶并集中烧毁,秋季彻底剪除病枝。修剪、嫁接后管理要跟上,促使伤口早日愈合。

(2)药剂防治:修剪枝条应选晴天进行,剪口先用10%硫酸铜消毒,再涂l:1:150倍式波尔多液保护。初发病时喷药,药剂可选用20%龙克菌悬浮剂500倍液,14%多菌铜3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以上药剂隔10~15天喷1次,连续防治4~5次。

花卉种植科普:紫薇种植根瘤病的防治


紫薇树姿优美,树干光滑洁净,花色艳丽;开花时正当夏秋少花季节,花期长,故有“百日红”之称,又有“盛夏绿遮眼,此花红满堂”的赞语。下面介绍一下紫薇种植根瘤病的防治。

紫薇根瘤病的症状

主要发生在根颈处和大根上,有时也发生在侧根上。主要症状表现为根部形成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的肿瘤。

发病初期为白色,表面光滑,逐渐变成深褐色,表面凹凸不平,呈菜花状。紫薇感染此病后,轻者生长缓慢,树势衰弱,结果能力下降,重者全株死亡。

紫薇根瘤病的防治方法

1、苗木引进时,淘汰病苗,选择无病苗木。

2、苗木消毒移植苗木前,用1%的硫酸铜溶液浸泡根部5分钟,再转到2%的石灰水中浸泡1分钟,防治苗木及土壤带菌。发现病株,及时用小刀将根瘤切除,用1%的升汞溶液或抗菌剂402处理伤口。并涂抹波尔多浆保护。切下的根瘤要集中烧毁。

3处理土壤,药剂防治病瘤。栽植时用硫酸亚铁混合土壤,改变土壤的酸度。当植株发病时,及时用小刀将根瘤切除,用1%的升汞溶液或抗菌剂402处理伤口。并涂抹波尔多浆保护。切下的根瘤要集中烧毁。同时用抗菌剂402浇灌植株根部进行土壤消毒。

对于三年以上的发病植株,可以试用细菌素(含有二甲苯酚和甲酚的碳氢化合物)处理病瘤,细菌素对苗木根瘤有很好的防效。但因紫薇树对许多药剂敏感,建议先做小范围试验,待试验成功后再大面积使用。

以上就是紫薇种植根瘤病的防治的介绍,你了解了吗?

“ 花朵是纷繁的。春雨把它浇灌,春风催它绽开。他们是美的使者,春的精灵。”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花,花它可以让我们的心情顿时高兴起来!养好花卉不仅需要耐心,也需要知识和技巧,怎么才能又好又快地种植好花卉呢?花卉网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花卉种植科普:侧伯叶枯病简介》,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免责声明:本文由叁仟森林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Contact Us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咨询:13530896683

QQ咨询:2404575426

工作时间: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