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百科:北方卷丹百合田间生产管理技术
花是令人赏心悦目的一种草本植物,它们每个品种有每个品种独特的美丽。它们就像一个一个小精灵一样,让您喜爱它们。下面是叁仟森林小编特为您推荐"花卉百科:北方卷丹百合田间生产管理技术",请您翻阅!
百合为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全世界现有100多个品种,按用途可分为花用、药用、食用三大类。原产中国的卷丹百合是药食兼用以收获地下鳞茎为栽培目标的百合品种。在北方农村庭院常作为观赏花卉而广泛种植。
卷丹百合在秋季9~10月栽植后,子鳞茎在土中越冬,到翌年4月出苗。出苗后即进入了田间管理时期。此期通过加强田间管理,对减少病虫为害、增加产量、改善品质、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田间管理主要包括松土补肥、植株调整、肥水管理、病虫鼠害防治等技术措施。
1松土补肥
北方百合大多种植在干旱山区或半山区,百合生长所需水分主要靠自然降水。因此,中耕松土,保墒蓄水,对利用和保持土壤水分,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疏松土壤有利于地下鳞茎的生长发育和膨大。当百合苗长至10厘米高时可进行中耕松土。第一年、第二年因地下鳞茎发育小可适当进行深中耕,第三年松土宜浅不易深,否则易损伤根系或鳞茎。结合松土同时可进行补肥。土壤肥力差或基肥不充足要及时施肥提苗。可补施45%氮、磷、钾复合肥,每亩用量为15~20干克。一般情况可先补肥后松土,然后培土。
2植株调整
主要农事操作是打顶摘心、摘除花蕾、抹除珠芽等技术。其目的是调整植株内部养分的再分配,具有控上、促下的双重效果。“控上”就是控制地上部分茎叶旺长,使营养物质向地下鳞茎输送;“促下”就是促进地下鳞茎迅速发育膨大,对提高百合的产量和改善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2.1打顶摘心
百合植株具有顶端生长优势习性,植物从根部吸收的无机养料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养料首先向顶芽输送。打顶摘心可控制地上茎叶生长对养料的消耗,从而转向地下鳞茎输送,加速鳞茎的生长发育。打顶摘心的时间约在6月初、苗高40厘米时为宜,使地上植株控制在45厘米左右,保证植株有一定的生长量和足够的叶面积。摘心宜择晴天中午前后进行,有利于伤口的愈合,减少病菌侵入。打顶时对长势旺的宜早打多打,对弱苗小苗可视情况向后推迟,或只少量摘心叶,以达到生长平衡。
2.2摘除花蕾
百合开花结实,会消耗大量的养分,严重影响鳞茎的发育,不仅产量降低,而且品质变劣,直接影响到商品性和生产效益。以收获百合鳞茎为主要目的的栽培,在花茎伸长到1~3厘米时,将花蕾摘除,不使开花,以免消耗养分,在我地时间为每年的6月末、7月初。摘花蕾时用手掐,俗称"掐尖"。掐尖过早,容易损伤植株;掐尖过晚花茎组织老化难以折断。由于植株现花蕾的时间不同,需要每天检查,适时掐尖,反复进行多次,做到百合地里不见红。摘除的花蕾,可晒干像黄花菜一样食用。如采收开放的花,晒干后也可泡水当茶饮用。
2.3抹除珠芽
卷丹百合叶掖处生有较多珠芽,如不用珠芽繁殖种珠,珠芽可提前采摘,在珠芽刚膨大还没有转色时摘除,可减少养分的消耗,促进鳞茎肥大。提高百合产量。珠芽收获宜在晴天进行,抹珠芽时应细心,要防止碰断植株和损伤功能叶片。
3遮荫降温
百合生长最适宜的气温为15~25℃,高于28℃,生长受到抑制,气温持续高于33℃,植株发黄甚至枯死。遮荫是防高温的重要措施。根据笔者的种植经验,套种是解决百合免除高温为害的有效途径,对减少百合炭疽病的发生有较好的效果。方法是在百合行间适当套种玉米、藤蔓类瓜菜,以蔓叶遮荫。如套种玉米,7、8月份玉米长高后,对降低田间气温、地温都有良好效果,这样能延长百合绿叶期,可增产10%左右。
4肥水管理
百合生长后期,要严格控制氮肥的施用,特别是在打顶以后,氮肥用量过多,则茎叶疯长,影响鳞茎膨大。打顶后,一般亩施用含氮、磷、钾各15%的复合肥30千克,7月下旬鳞茎膨大转缓时,可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或植物生命素,以延长功能叶的寿命,防止早衰,增强茎叶后期光合作用,有利于增加产量。百合膨大期正是雨季,要注意排水,确保雨过地干无积水,防止因涝渍使植株枯萎和鳞茎腐烂。
5化学除草
5.1苗前除草
百合地面生长期较长,易滋生各类杂草。为经济高效地防除百合田间杂草,可使用48%氟乐灵乳油、或33%二甲戊乐灵乳油各
2500毫升/公顷,或48%仲丁灵乳油3750毫升/公顷作为土壤处理剂在卷丹百合栽后苗前使用,可以有效地防除百合田间的禾本科和阔叶杂草。
5.2苗后除草
百合苗后可用10%精奎禾灵乳油2000毫升/公顷或24%乙氧氟草醚在苗高20~30厘米时,用750毫升/公顷喷雾,可防除多种阔叶杂草和大多数禾本科杂草。
6防治病虫鼠害
百合在生长过程中,如遇环境条件不适宜或栽培管理措施不当,就会严重影响百合生长,甚至会发生严重的病虫害。为此在生产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及时采取措施,控制蔓延扩大,减少损失。
6.1立枯病
苗期的主要病害,发生普遍。嫩芽感染后根茎部变褐色、枯死。成年植株受害后,从下部叶开始变黄,然后整株枯黄以至死亡。鳞茎受害后,逐渐变褐色,鳞片上形成不规则的褐色斑块。
防治方法:出苗后喷50%多菌灵1000倍液2~3次,保护幼苗。发病后,及时拔除病株,病区用50%石灰乳消毒处理。
6.2叶枯病
叶枯病又称灰霉病,是百合植株上发生最普遍的病害之一。发病严重时造成茎叶枯死,花蕾腐烂,影响鳞茎产量。叶片上通常为黄褐色至红褐色圆形或椭圆形斑块,大小不一,长2~10毫米,某些斑块的中央为浅灰色,边缘呈淡紫色。天气极度潮湿时斑上生灰霉层;干燥时病斑变薄而脆,半透明状,浅灰色,严重受侵染的叶片引起叶枯。
防治方法:可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50%速克灵1000倍液喷洒,10~15天一次,连续2~3次。
6.3百合疫病
该病在雨水多的年份发病较重,导致茎叶腐烂,植株倒伏,影响鳞茎产量。茎和土表面下面的茎杆上形成水渍状乃至褐色斑块,受害植株很快死亡。叶片发病,产生水渍状小斑,逐渐扩大成灰绿至淡褐色大斑,天气潮湿时,病部产生白色霉层。
防治方法:用0.5%波尔多液1000倍液,或25%甲霜灵2000倍液,或70%敌克松原粉1000倍液喷洒,喷洒时应使足够的药液流到病株茎基部及周围土壤。
6.4蚜虫
蚜虫是危害百合最普通的虫害之一,蚜虫吸取植物汁液,使植株萎缩,生长不良,严重影响开花结果。
防治方法:蚜虫危害期喷洒40%乐果12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3%啶虫醚乳油2000~2500倍液喷雾。
6.5蛴螬
金龟子的幼虫,主要活动在土壤内,危害百合的鳞茎和根,吃去根系和鳞茎盘,直至破坏整个鳞茎。一般在地温达20℃时,蛴螬在10厘米以上土层中取食百合鳞茎或嫩茎芽。
防治方法:在危害期可用50%马拉硫磷800~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浇灌土壤。
6.6鼠害
每年早春大地解冻后,由于食物源较少,老鼠啃食百合鳞茎现象十分普遍。受害百合不能出苗,造成百合大面积死亡、绝收。尤其是在山区阳坡种植的百合受害特别严重。
防治方法:在每年春季化冻时,视老鼠为害情况,适时投放毒铒,灭杀老鼠。可用溴敌隆0.005%毒铒每公顷1千克,撒施地表。也可小剂量多次投放,效果更好。
延伸阅读
花卉百科:百合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百合主要病害有百合疫病、百合灰霉病、百合炭疽病这三种,一下是百合主要病害防治方法:
一、百合疫病
1.症状
百合疫病又称为脚腐病,全株(包括花器、叶片、茎、茎基部、鳞茎、根)均可发病。感病花器枯萎、凋谢,其上长出白色霉状物;叶片感病之初出现水浸状病症,而后枯萎;茎部与茎基部组织感病之初出现水浸状病斑,而后变褐、坏死、缢缩,染病处以上部位完全枯萎;鳞、茎感病后褐变、坏死;根部感病后变褐、腐败。
2.发生规律
百合疫病病菌恶疫霉以厚垣孢子、卵孢子或以菌丝体随病残株在土壤中越冬,为翌年的初侵染病原。翌年春季条件适宜时,孢子萌发,侵染寄主引起发病,病部又产生大量孢子囊引起再侵染。该病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始见。流行期为4月中旬至5月下旬。5月中旬开始进入垂直发展阶段。5月中旬至6月下旬为垂直发展流行期,流行期长,危害严重。7月上旬病情基本稳定。其中,以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流行高峰期。
3.防治方法
改善种植制度:采取水旱轮作,这样不仅有助于改良土壤性状,还可以改变病原菌的生存环境,减少菌源,从而减轻病害的发生与危害。
土壤选择与处理:选择土质疏松、土层深厚的沙壤土,播种前用30%恶霉灵1500倍液进行地面喷雾。
种子选择与处理:选择海拔较高地区(800米以上)的无病种球,播种前用52.5%杜邦抑快净1500倍液或80%多菌灵1000倍液浸种5~10分钟,晾干后选晴天播种。
合理密植:根据种球大小,种植密度为每667平方米(1亩)1.5万~2万蔸,行距0.3~0.4米,株距0.1~0.18米。
肥水管理:田间开好三沟(厢沟、腰沟、围沟),腰沟和围沟要深见犁底层,并随时清理,做到雨停沟干;重施基肥及腐熟有机肥,切勿偏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
苗后药剂防治:在病害初现症状时期(3月下旬~4月上旬)选用68.75%杜邦易保1000倍液加芽孢数1011个/克枯草芽孢杆菌(仓美)3000倍液或72%杜邦克露500倍液加75%百菌清500倍液喷雾;7~10天喷1次,连喷2~3次,药液用量667平方米60公斤以上;在5月以后病害流行期用52.5%杜邦抑快净1600倍液加40%王铜菌核净500倍液喷雾,7~10天1次,连用2~3次,喷雾均匀周到,药液用量667平方米90公斤以上。
二、百合灰霉病
1.症状
主要危害幼百合茎叶,发生在茎部,使茎的生长点变软、腐败;发生在叶部,形成黄色或黄褐色斑点,病斑为圆形至卵圆形,其周围呈水渍状。天气潮湿时,病部产生灰色的霉层,这是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高温干旱季节发病,病斑干且变薄,为浅褐色。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逐渐扩大,造成叶片枯死。茎部受害,被害部变褐色和缢缩,并可倒折。个别鳞茎染病,引致腐烂。后期病部可见黑色细小颗粒状菌核。
2.发病规律
该病由半知菌亚门葡萄孢属真菌引起,病菌以菌丝体在被害寄主病部或以菌核遗留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春季随着气温的上升,越冬后的菌丝体在病部产生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引起初侵染。田间发病后,病部可再产生分生孢子,造成再次浸染。在气温15~25℃、相对湿度大于90%时病情扩展快,故连续阴雨后该病易重发。
3.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选用无病种球;保持田间通风透光,避免过分密植,培育健壮植株,增强抗病力;及时清除病残组织,以减少菌源;实行水旱轮作。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500克/升异菌脲SC600倍液喷雾或50%腐霉利(速克灵)喷雾,7~10天1次,连喷2~3次。
三、百合炭疽病
1.症状
该病菌主要侵害叶片、花和鳞茎。叶片发病后,产生椭圆形、淡黄色、周围黑褐色的病斑,病斑中央稍凹;花瓣被害时,产生椭圆形、淡红色的病斑。发病严重时,病叶干枯脱落。在天气潮湿时或下雨后,叶片病斑上会长出很多黑色小粒点,此为病菌的分生孢子盘。鳞茎发病,外侧的鳞片产生淡红色不规则形的病斑,病、健分界明显,以后病斑变成暗褐色并硬化。
2.发病规律
该病是由半知菌亚门刺盘孢属真菌引起,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残组织内越冬;种用的鳞茎也可带菌传病。第2年在环境条件适宜时,病部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引起初侵染。田间发病后,病组织上可以形成分生孢子,造成再次侵染。
3.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选用无病种球;及时清除病残组织,减少菌源;及时清沟排水;实行水旱轮作。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使用22.5%啶氧菌酯(杜邦阿砣)1500倍液、或68.75%杜邦易保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喷雾,隔7~10天用药1次,交替使用,共喷2~3次。
花卉百科:石榴栽培管理技术
1.树种简介
别名安石榴、海石榴、海榴,石榴科石榴属。株高2^-7m,树冠圆头形;单叶对生或簇生,新叶红嫩;花有大红、粉红、白等色,花期5--6月;浆果近球形,汁多可食,果期9^-10月。喜光;喜温暖湿润,较耐寒,耐干旱,怕水涝;对土壤要求不严,耐疮薄,不耐过度盐渍化和沼泽化土壤;萌粟力强,易分株,寿命长;叶片对二氧化硫及铅蒸气吸附能力较强。原产于伊朗、阿富汗等中亚地区,在我国栽培已有2000余年。
2.繁殖方法
石榴可用扦插、嫁接、播种、分株及压条繁殖,以扦插繁殖为主。
扦插繁殖硬枝扦插和嫩枝扦插均可。硬枝扦插于清明前后、枝条萌动前,选取品种纯正、无病虫害母树上直径0.5-1.0cm的1-2年生枝作插穗,将剪好的插条浸人40%多菌灵300倍液中,或在5%菌毒清水剂300倍液中浸泡10-15s,然后捞出放在阴凉通风处,沥去水分。将经杀菌处理的插条基部2-3-在配制好的生根粉水溶液中浸蘸5s,或用。.05叫噪丁酸(IBA)浸1-2s.或用0.05%茶乙酸(NAA)浸3、后扦插。嫩枝扦插,选取当年生已经充实的半木质化枝条作插穗,插穗长10-15cm,去掉下部叶片,保留顶端4--5片小叶,插人土中8-l0cm,插后遮阳保湿,20d后可生根。
(2)嫁接繁殖以3-4年生酸石榴或实生苗为砧木,选取优良纯正株上的枝条作接穗,于春季萌芽前后行劈接、切接、插皮接、带木质部芽接等均可。
(3)播种繁殖9月果实成熟后采种,摊放数日,揉搓洗净,阴干后沙藏层积或连果贮藏,至翌春3月播种。连果贮藏的种子在播种前可用40℃的温水浸泡6-8h再播。条播,覆土厚度为种子直径的1-3倍。
(4)分株繁殖春、秋两季均可进行。将树盘内健壮的根粟苗带根挖出,分栽即可。
(5)压条繁殖春、秋两季均可进行。春季芽萌动前将部分孽条压人土中.露出梢尖,至秋季即可成苗。
3.整形修剪
(1)单干自然圆头形选一粗壮的枝条培养成主干,疏除其余枝条,当主干高达lm以上时定干,在其上选一健壮而直立向上的枝条为主干的延长枝,即作中心干培养,以后在中心干上选留向四周均匀配置的4---5个强健的主枝,枝条上下错落分布。
(2)自然开心形选一粗壮的枝条培养成主干,疏除其余枝条,在主干高达1.3m处截去上部,剪口附近的小侧枝全部疏除。待新枝抽出后,选留向四周均匀配置的3-4个强健的主枝,枝条上下错落分布,其余的枝条从基部疏除,对当年生长过旺的主枝摘心,以控制主枝平衡。
(3)多主干丛生形留3^-5个枝条为主干,其余的枝条从荃部疏除,冬季剪去主枝全长的1/3^-1/2,剪口处留侧芽。第2年生长季,培养各主枝的延长枝和其上侧枝1-2个,注意侧枝间不能互相重叠;冬季修剪时适当短截侧枝,白墓部疏除密生枝和干及根上的萌粟条。经3^-4年类似的修剪,可大致形成树冠骨架。进人开花结果期后,以疏枝为主,疏去过密枝、下垂枝、病虫枝、枯死枝、重叠枝、交叉枝和过密无用的徒长枝。衰老后,缩剪部分衰老的主侧枝和枝组,选留2-3个旺盛的萌孽枝或主干上发出的徒长枝.逐步培养成新的主侧枝。
4.常规栽培管理
春季萌芽前移栽,栽后立即浇透水,并保持土壤湿润。秋末施有机肥,生长季还应于花前、花后、果实膨大和花芽分化及采果后进行追肥。生长期20d左右不下雨需浇水1次,入冬前浇1次封冻水,用稻草包裹干及主枝或设置防风障以防寒越冬。常见病虫害有煤污病、根腐病、蚜虫、红蜘蛛、介壳虫等,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一100。倍液及100a毗虫琳1500^2000倍液进行防治。
花卉百科:林木育苗管理技术
1播种育苗
1)种子处理。种子消毒:福尔马林、硫酸铜、高锰酸钾,也可用敌克松粉剂拌种;发芽促进:用物理、化学的方法处理种子,给种子创造利于发芽条件的处理。但并未使种子达到发芽的程度。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冷水浸种:经过干藏的种实,在播种前要浸种。浸种时间长短因贮藏期长短和树种而异。浸种能刺激种子增强新代谢作用,提高种子活力,播种后出苗快而且齐壮,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热水浸种:水温为40℃~60℃。不耐高温的种子宜低,而种皮厚耐高温的种子宜高些。刺槐、紫穗槐、合欢、皂荚、山楂。
高温浸种:水温70℃~90℃。可用于种皮坚硬、致密、透水性很差的种子。刺槐、皂角、樟树等。
碱性溶液浸种:有蜡质的种子如乌桕和漆树等的种子。用1%的碱或洗衣粉溶液浸种也有效。
2)催芽。以人为的方法打破种子休眠,并使种子出芽的处理。催芽是为了缩短出苗期并使幼芽出土整齐,提高场圃发芽率,以达到提高苗木产量的目的。如红松、椴树、水曲柳等。
3)土壤处理。目的消灭在土壤中残存的病原菌和地下害虫。主要方法有两种:烧土法和药剂处理法。
2播种方法与播种技术要点
1)播种方法。主要有条播、点播和撒播三种。条播:是按一定行距将种子均匀地播到播种沟里,是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优点:苗木有一定的行间距离,便于土壤管理、抚育保护和机械化作业;比撒播省种子;行距较大,使苗木受光均匀,有良好的通风条件,质量较好;起苗工作比撒播方便,适用于一切树种;点播:按一定的株行距将种子播于播种沟内。一般只适用于大粒种子,如核桃、板栗、山桃;撒播:将种子均匀地播种到育苗地上(杨、柳、桉、桑、泡桐、马尾松)主要优点:苗木产量较高缺点:不便于土壤管理等工作;苗木密度大,易造成光照不足,通风不良,使苗木生长不良,有时会降低苗木抗性,甚至使苗木质量下降;撒播的用种量较大。除极小粒种子外一般不采用该方法。
2)播种技术要点。播种时要使播种的深度一致,分布均匀,下实上虚,覆土适当。
3育苗地的管理
主要指从播种开始,到幼苗出土后为止这一时期的管理工作。
1)播种地的管理。覆盖:保蓄土壤水分,减少灌溉量,防止因土壤水分蒸发而造成土壤板结现象,减少幼芽出土的阻力;提高土温,因而使出苗期缩短。塑料薄膜覆盖效果最好;灌溉:适宜的温度和水分是发芽的两个主要条件。播种地在幼芽未出土前有时需要灌溉。是否要灌溉,灌溉的次数,主要决定于种粒的大小,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及覆土厚度和覆盖与否;松土:播种地土壤板结,应立即进行松土;沙地播种育苗要设风障。防止风吹覆土,砂打幼苗。
2)降温措施。高温常使某些树种在出苗期和幼苗期大量死亡。降温的有效方法是遮阴和喷灌。
遮阴:主要在幼苗期进行,要适宜,遮阴过重,影响苗木光合作用强度,降低苗木质量;喷灌降温:高温时期既能降温又能提高空气相对湿度和土壤湿度。
3)灌溉。现用的灌溉方法有:侧方灌溉、漫灌和喷灌等。
侧方灌溉:高床或高垄作业;漫灌:上方灌溉方法之一。低床育苗和大田育苗的常用方法。费水、效率低、易土壤板结;喷灌:又称人工降雨。省水,便于控制,不破坏土壤结构,效率高。
4)中耕。中耕作业主要包括作物行间锄草、松土、培土和间苗等内容。及时中耕,可以消灭杂草,蓄水保墒,提高地温,促使有机物的分解,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环境。
5)间苗、幼苗移植。间苗:苗木过密影响苗木生长质量,易引起病虫害。间苗宜早不宜迟。一般分为2~3次进行。间苗对象:受病虫害的、机械损伤的、生长不良和不正常(霸王苗)的幼苗;幼苗移植:一般用于种子很少的珍贵树种,也可用于生长特别迅速要在幼苗期进行移植的树种。有时为调节苗木密度而补苗也用幼苗移植。掌握苗木移植最佳时期,因树种而异。一般选在阴雨天,且移植后要及时浇灌,必要时进行遮阴;苗木的越冬及防霜冻:苗木越冬死亡的原因:生理干旱(最严重,一般发生在早春因干旱风的吹袭,苗木地上部分失水太多,地下部分土壤冻结,根系不能供应水分,苗木体内失去水分平衡而致死)、地裂伤根、冻死。越冬保苗一般采用土埋法、盖草、设防风障和架暖棚等措施。
4插条育苗
1)插条育苗法。截取树木枝条或苗干的一部分做繁殖材料进行育苗的方法。经过截制的繁殖材料叫做插穗。用插条法培育的苗木叫插条苗。
插穗的长短对成活率和苗木生长情况也有明显影响。一般落叶树种,插穗长度以14~25厘米为宜。常绿树种一般以10~35cm为宜。插穗的粗细与营养物质的多少和充实度有关。插穗粗,积累的营养物质多,成活率高,苗木生长较好。多数树种的插穗粗度以0.3~2厘米之间为宜;针叶树种细0.3~1.0,阔叶树种较粗1.5厘米左右较为理想;插穗必须有最上面的两个芽;用水浸插穗不仅增加了插穗的水分,还能减少抑制物质的抑制作用,对某些树种有提高成活率的效果。干旱区造林尤为必要;插穗的第一芽和其他侧芽要保护好(尤其是阔叶树种和萌芽力弱的树种)。落叶树的插穗上切口要平,下切口易生根的要平,不易生根的要斜,并且防止切口劈裂,为防止扦插失水过多,可将插穗下部枝叶剪掉,剪掉数量占插穗全长的1/3~2/5。
2)扦插技术要点。一般春季进行插条,插条密度当今向大株行距发展,因树种和环境而异。插条深度要适宜。根据地类、环境等因子而定,过深,地温低,氧气供应不足;过浅,水分不足。插条一般采用直插法和穿孔法。
相信《花卉百科:北方卷丹百合田间生产管理技术》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叁仟森林”是您了解花卉,种植花卉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3000sl.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百合科花卉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