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花卉大全

退耕地林下种茶技术

“春天落下的花朵,在为夏天的绿叶酝酿;秋天落下的花朵,在为春天垫基;两季落下的花朵,谱出一首靓丽的诗词,融入人类四季的心里。”如果没有花,人类的历史将失色一大部分,种花赏花让我们身心灵都得到放松。不同于赏花,种植花草的学问则比较多,如何解决种花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呢?花卉网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退耕地林下种茶技术,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湄潭县是贵州省优质茶叶产区之一,素有中国西部茶乡之称。2002~2005年,全县累计实施退耕还林面积6507hm2,其中2333hm2适宜林茶间作。在退耕地上进行林下种茶,既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又可以促进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使土地资源进一步得到最佳利用。退耕地林下种茶技术在湄潭及周边地区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证明是切实可行的,可在生产实践中应用。

1建园条件

选择以生态效益为目的的退耕地造林地块、或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低、8年后无经济效益需进行补植和改造的地块建园,其气候、土壤、地貌等立地因子须适宜茶叶的生长,园地交通方便,劳动力资源丰富,当地群众在茶叶栽培和加工方面有一定的基础。

2技术思路

利用气候、土壤自然条件及丰富的退耕地资源和先进的茶叶栽培加工技术,根据立体农业思想,建立多物种共栖、多层配置、多级质能循环利用的立体种养模式和配套技术。达到巩固退耕还林,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致富的目的。

同基面林茶套种模式是对退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根据树种的不同生理习性,对茶叶和乔木树种采取合理配置,可以取得生态与经济双赢的效果。

3主要技术措施

茶树为灌木型树种,树冠矮小,呈灌丛状,适宜修剪,具有很强的耐阴性,在林下只要有50%的漫射光茶叶便能生长正常。适当的乔木树种可减少强光直射,产生较多漫射光。湄潭退耕还林初植树种多为柳杉、水杉、香椿等深根系乔木树种,树冠高大,与茶叶具有很强的土壤空间和地表空间互补性。行间林下种茶对乔木树种有益无害。

3.1品种选择适宜在湄潭推广种植茶叶品种主要有福鼎大白茶、黔湄809。这两个品种都属绿茶系列,近年来在湄潭、凤风、余庆等县大面积种植。

3.2整地和施肥退耕地林下种茶必须在保护初植树种的前题下进行认真整地,开挖定植沟。严格要求沿等高线环形带状非梯式开沟,栽植沟50cm(深)60cm(宽)。基肥以农家肥为主,用量2.25万~3万kg/hm2,伴施菜籽饼或茶叶专用肥。施肥时,在定植沟中心开V型小沟,施肥后覆土,再在两边挖沟(穴)植苗。

3.3植苗植苗在10月至次年3月前进行,定植前最好选在阴天或雨后晴天。定植密度为3万~4.5万株/hm2,采取双行单株栽植。宽行距1.6~2.5m。窄行距0.4~0.5m,株距0.22m。

3.3茶园管理

3.3.1茶叶施肥。茶园秋冬季施肥通常应以塘泥、人畜粪肥、垃圾等农家肥或土杂肥为主,施用量为3万~4.5万ks/hm2。也可用饼肥2250~3000kg/hm2、尿素150~225kg/hm2在茶树行间开沟深施。施后应覆土,以防肥料流失。

3.3.2茶叶修剪。修剪的目的是使茶树有良好的树势和宽阔的采摘面,培养具有矮、壮、宽、匀的茶蓬,以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幼龄茶树定型修剪一般采用以采代剪方法,年终用平剪的方法培养树冠,具体做法是持续反复地打顶采摘。定剪的高度与次数,可根据茶树品种特性而定。茶树壮年期的修剪可分为轻修剪和深修剪两种。

3.3.3覆盖茶园。利用山地草资源优势,实行茶园全面覆盖。茶园铺草是减少水土流失的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实践证明:在坡度20。的茶园没铺草的是铺草的土壤流失量的8.2倍。

3.3.4综合防治病虫草害。在充分考虑病、虫、草发生和所处环境,从茶园生态系统总体出发,有机地协调使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项措施,强调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效果,减少化学防治次数,选择低毒、低残留,对人、畜安全的植物源农药。

3.3.5乔木树的整枝修剪。树种整枝修剪是管理林茶间作的重要一环,它既是调节间作树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有效措施,在立体复合生态茶园中还是调控茶树光热水气,实现合理遮荫的主要措施。乔木树的枝下高度应控制在1.8m以上。培养适宜生态茶园要求的树冠,使侧枝与侧枝之间,方位上、叶层厚度上做到错落有致,稀密适宜,合理分布。除了每年都要整枝修剪外,还要根据茶叶生产的需要,适时地疏掉一部分大的枝条,保持绝大多数茶树既能得到直射阳光的照射又能得到间作树枝叶的遮荫。

4小结

退耕地林下种茶是湄潭人在长期茶叶栽种和退耕还林实践中经验的总结和智慧结晶,是认真贯彻国家关于退耕还林工作中做好五个结合的具体表现。采取林下种茶技术不但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且成功为解决退耕还林地区后续产业的发展和退耕农户的长远生计问题探索出一条新途径。退耕地通过林下种茶,一般3年开始产生效益,到第5年每公顷绿茶产值平均在5.25万元左右。茶叶产业的兴起,使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用外出打工,可就近转移到茶叶的采摘、收购、加工、销售环节中去,解决了农村就业问题,增加了农民收入。

相关知识

金线莲林下种植技术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金线莲怎么种植?金线莲林下种植模式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福建省星火计划项目金线莲林下种植模式,一起来参考。

1适宜金线莲生长的条件

1.1温度

金线莲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强,生长适宜温度是20~30℃。栽培过程中,在没有绿叶层或遮阳网覆盖下,种植2个月以下的植株0℃以下1d死亡。34℃以上日温持续15d,容易造成叶子卷曲。

1.2水分

金线莲性喜湿润。人工栽培要让金线莲处于相对湿度在70%以上的小环境下。

1.3光照

金线莲属喜阴植物,最忌阳光直射。适宜光照度为3000lx左右。

1.4土壤

土壤要求疏松、透气、湿润。偏酸性土壤易生根。

1.5空气

无污染,通风良好。

2种植技术

2.1品种选择

选择由当地的金线莲野生资源优选扩繁而得的永安金线莲品种。

2.2林地选择

选择满足金线莲生长习性,海拔在300~1000m左右的天然阔叶林地、竹林地、常绿落叶混交林地,以适合条件的常绿落叶混交林地最佳。林地周边要有充足全年不间断天然水源,远离污染源,微酸性至中性,水质无污染。面向西南或东北的坡向,优选南坡,坡度最好30°以下,通风良好区域。远离公路、厂矿,空气符合国家大气环境质量2级标准;土壤符合国家土壤质量2级标准;灌溉水符合国家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的区域。交通便利,劳动力充足,通讯、治安良好等。

2.3瓶苗选择和处理

为了提高金线莲种植的成活率,要选择符合标准的福建本地产的金线莲种苗,标准种苗具有种苗植株粗壮、根系发达、叶片多而肥厚、外观一致等特点。良好的种苗瓶内接种时间在4个月左右、高度为培养瓶高度的3/4(大约7~8cm)、从瓶底看根的数量较多。

2.3.1瓶苗运输和分级

金线莲瓶苗运输温度为(23±2)℃,金线莲鲜品应于4℃冰箱保存。组培瓶苗杜绝无效苗,如叶片未展开,不合格接种、混杂与变异。对金线莲组培瓶苗进行适当分级,分为优质苗和合格苗(表1)。

表1永安金线莲瓶苗分级标准

注:定级时以达到的各项指标中最低的1项来评定。

2.3.2炼苗

金线莲瓶苗在种植之前要先炼苗后才能种植,即将金线莲瓶苗移出培养室,常温下置于通风透气的凉棚15~20d后,移至林下种植区持续炼苗5~7d,促幼苗木质化,适应种植环境的温湿度。

炼苗后的种苗即可从瓶中取出,取苗时先用长镊子将苗周边的培养基搅动2圈,搅碎培养基,然后小心地把苗从培养瓶中取出,注意不要用力拉,以免弄伤小苗,导致后续种植病虫害的多发。金线莲苗取出后即可浸到清水中进行清洗,清洗时要轻柔,尽量不要弄伤小苗,洗净培养基的同时按照上述的瓶苗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剔除不合格的苗。苗取出、清洗、分级之后用0.3%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5~10min,晾干后即可移栽。

2.4金线莲原生态种植模式

2.4.1种植模式

金线莲林下栽培要注意通风透气,调节好温湿度和光照强度。种植前进行林地清整,劈除林内多余的杂灌、杂草,可采用卫生伐伐除腐木,保持林内通风。挖松表土,采用0.3%~0.5%的高锰酸钾进行基质消毒后用薄膜盖住,一般覆膜5~7d。

2.4.2种苗移栽时间和规格

人工组培苗常年均可栽植,最适宜种植时间为每年3~4月和9~10月,种植时应避开30℃以上和10℃以下的天气,最好选择阴凉天气或凉爽的傍晚进行。将消毒晾干分级后的种苗置于栽培点。可采用成排布苗再填土(行距10cm)、挖孔丛种(株行距10cm×10cm)或单株移栽(株行距5cm×5cm)等不同方式移栽,栽培时宜浅不宜深,保证2~3条气生根植入土中,定值过程不要挤压金线莲根茎,种植后再用定根水淋透。

2.5水肥管理

2.5.1水分管理

金线莲灌溉水宜用微酸性至中性水,最好是雨水或山泉水。金线莲喜润而畏湿,夏秋浇水宜选在傍晚,冬春则可在日出前浇水。应根据土壤和空气湿度确定是否需要浇水,一般夏季每日浇水1次;春秋可隔日浇1次;冬季3~4d浇1次。注意浇水不能漫灌,最好是喷雾,表土湿润即可,每月喷1次透水,每天应勤查基质水分,持水量以保持80%为宜,以捏成团、放下松散为宜。

种植初期,用塑料薄膜辅助保持相对湿度80%~90%,约15~20d后揭去薄膜,培养环境湿度保持在80%~90%,必要时以雾化水人工调节湿度。阳光长期直射地块,采用遮阳网进行遮阴。每天巡园,及时挑拣病死株,拔除杂草。

2.5.2施肥

在林下地表的1层富含有机质的天然土壤的基础上,金线莲林下栽培的肥料以叶面肥为主,可选用无机肥料,如尿素、磷酸二氢钾等,或有机肥料,如黄腐酸类、氨基酸类等,随水喷施,一般每7~10d施1次。特别推荐使用台湾沛首生技股份公司生产的SP营养液。

2.5.3搭防护棚及围篱

林下种植地上方搭拦网,防止树叶落下和鸟类进入种植地破坏,种植地周围用铁丝网拦住,防止虫兽进入损坏金线莲。

2.6病虫害防治

金线莲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见下表2。

表2金线莲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

农药使用次数、使用方法和安全间隔期必须符合GB4285、GB/T8321的要求。

2.7采收

3.7.1采收时期与方法

林下种植4~6个月以上采收,收获时连根拔起。

2.7.2清洗分级

刚采收的金线莲要尽快清洗,挑拣整齐,剔除病叶残叶,根系清洗干净不带土,清洗干净之后,按照苗种和株高进行分级,沥干水分进行烘干或包装成鲜品。

2.7.3烘干和加工

为了最大限度的保存金线莲的营养价值和比较好的提香效果,要求烘干温度最好不要超过60℃,这样金线莲中的黄酮等物质能得到比较好的保存,烘干后,装入真空袋4℃冷藏。

上杭县金花茶在阔叶林林下种植技术


金花茶富含天然有机锗、钼、锰、钒、锌等多种微量元素,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还因其花朵金黄色、形态优美、风姿绰约,称为优良的园林观赏植物,今天小编就来说说上杭县金花茶在阔叶林林下种植实验技术。

1试验地概况

(1)地理、气候、植被

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降水量1410mm,土壤以山地红、黄壤为主、深厚肥沃;

常绿阔叶林内植被:甜楮、米楮、柃木、木荷、杉木、冬青等,林下植被:芒萁骨、黄瑞木、狗脊、五节芒等。

(2)此次阔叶林林下种植试验有两块

一块在11林班14大班3小班,郁闭度在0.7-0.8之间、坡向南、坡位中、土地肥力肥沃,面积20亩;

另一块11林班13大班2小班,郁闭度在0.3-0.5之间、坡向东西南,坡位中下、土地肥力肥沃,面积150亩。

2种植技术措施

2种植技术措施

(1)清杂、整地与挖穴

先将林中杂草、胸径小于5cm杂灌全部劈除并清干净,再在林地中按2.5m的间距水平开挖宽度为0.6-1.0m的平台;

在上坡开挖的土垫实平台的外边,,平台筑好后将平台深翻25-30cm,有利于保持水分,防止水土流失;

平台建好后,按60×40×40的规格挖穴,穴间距原则上为2.5m;

按每穴250g的要求施放农家肥作为基肥,改良土壤。

(2)外调优质容器苗

选择苗高30-50cm的优质二年生扦插容器苗;

在调运过程中保持苗木水分,避免伤根,并做到随调随载。

(3)精心栽植

种植时间:6月底7月初,这个时间短地上部分春梢枝己充分木质化,停止生长,营养消耗少,苗木相对来说较易成活;

种植时先用农家肥完全覆盖后将苗木容器袋剥除垂直放在穴的中央待土回到穴高度大约一半时,略略踩紧;

种植后,浇足定根水,使苗木和土紧密结合,有利于提高成活率。

(4)抚育管理

在种植第一年的10-11月进行一次扩穴回土、除草,将杂草连根铲除,松土深度在5-8cm,同时对苗木进行培土,保护因穴土下陷而露出的根茎;

对未成活的苗木进行补植;

浇水时选择在上午9和下午4各浇灌一次;

种植后的三个月内不用追肥,第二年春进行第一次土壤追肥,追肥使用磷、钾肥搭配;

追肥时采用穴施,施肥后把土盖实,以免肥效流失;8-9月份进行第二次追肥,每棵施25g有机肥和复合肥,促进秋梢生长。

3试验效果调查分析

3.1金花茶生长状况调查统计

调查一年后的金花茶生长状况统计列表1。

3.2分析

(1)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郁闭度0.3-0.5的阔叶林中,金花茶生长良好、成活率达93%、年高生长量达25-40cm;在郁闭度0.7-0.8的阔叶林内金花茶种植成活率达96%,但生长明显不如在郁闭度0.3-0.5的阔叶林、几乎无抽梢。

表1一年生金花茶生长状况统计表(单位:cm)

(2)金花茶对对光照严格的要求,在郁闭度0.3~0.5的透光性较好阔叶林中生长较好,过荫或光照过强对金花茶的生长不利。

(3)金花茶对水分的要求,对其进行浇灌后,两块林地生长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可见金花茶对水分和湿度有较高的要求。

(4)阔叶林林下杂草多不利生长。

4结论与建议

(1)金花茶对光照和水分有一定的要求:透光性较好的郁闭度(0.3-0.5)和水湿条件较好而不积水。

(2)在阔叶林下透光性和水分条件较好的适生环境中,可大力推广种植金花茶。

八角莲的生长习性及林下种植技术介绍


八角莲是小檗科鬼臼属动物,又名金魁莲、旱八角,根状茎及根可供药用,具有消气化痰、解毒消肿的功效,目前,福建、江西有规模人工种植。下文小编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下八角莲林下种植技术。

1.生长习性

八角莲多生于深山密林中的阔叶林、竹林、山谷阴湿处或溪涧边沿,这些中央阴凉湿润,土质为深沉肥美的砂壤土,水分含量高,富含腐殖质,完全契合八角莲的生态需求。八角莲喜斜射或散光,忌强光直射,适于林下种植。

2.选地整地

依据八角莲的生态习性,宜选土壤肥美、疏松而潮湿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的荫坡地。于秋夏季将土壤深翻20~25cm,结合整地,施入适量腐熟土杂肥或厩堆肥,翻入土内作基肥,顺坡整平做畦,畦宽1.5m左右。

3.繁殖方法

3.1种子繁殖

9月至10月上旬,浆果零落时采收,于清水中搓去果肉,捞出种子后,平均撒播于畦面,先盖草土灰再覆2cm细土,浇透水,加盖地膜。次年3月中旬至4月上旬出苗,幼苗培育2年后的春季倒苗时期采用开穴或开条沟定植,随挖随栽。行距、株距、沟深辨别为25~25、5cm,栽时使根系在沟内伸展,覆土3~5cm,浇水保湿。

3.2根茎繁殖

10月挖取地下根茎,切下有芽头的根茎1~2节作种,置于穴中或条沟,芽头向上,掩盖土杂肥和细土,浇透水,畦面掩盖稻草或杂草,随采随栽。

3.3根节繁殖

八角莲有兴旺的地下根系,一株五年生八角莲有50多条长达50~60cm的根。春季采收时,将根茎上剪下的须根再剪成10~30cm,开沟埋入土中,掩盖细土4~5cm,浇透水,地膜掩盖,翌年春季根节即可生出幼苗,1年后即可移植。

4.田间管理

出苗前可喷化学除草剂除草,并浅锄松土。开花后、倒苗后也可看状况化学除草,各喷晒1次苗后除草剂。在每年苗出土后追施人粪尿1次,倒苗时期可施草木灰或土杂肥。禁用化学氮肥,要保持土壤潮湿,干旱时可适量多灌水。

5.病虫害防治

八角莲病害较少发生,主要害虫为红蜘蛛,属蜘蛛纲,蜱螨目,叶螨科。以成虫、幼虫群集于叶背吸食汁液,并拉丝结网,危害叶片和嫩梢,使叶片变黄,最后脱落,在现蕾开花盛期,尤其天旱时,常大量发生。

防治方法:冬季清园,拾净枯枝落叶,并集中烧毁。清园后喷1-2%石硫合剂。发病初期用0.2-0.3%石硫合剂喷雾。每7天喷1次,连续喷数次。

6.采收加工

八角莲的根茎入药,可在10月地上部倒苗后或春天出苗前采挖,挖后去掉茎叶,切下有芽头的第1、2结节作种,其他洗净晒干或烘干。

核桃林下药用菊花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
1. 栽培地的选择

菊花为阳性植物,喜温暖、耐干旱,适生于背风向阳、土壤肥沃和排水良好的生长环境,因此栽培地一般选择核桃树龄5a以下尚未郁闭的幼龄林,要求避开低洼地、背阴的山谷地和工业污染严重的地块,忌连作。

2. 栽培方法

(1)整地

菊花喜土壤肥沃,根系分布一般在30cm以内。种前要求翻耕30cm以上表层土,有条件的施足底肥,可选择圈肥或磷肥,并平整做畦。做畦要根据核桃树冠大小保留足够大的树盘以免妨碍树体正常生长,通常保留树盘宽度在1m左右即可。

(2)育苗

菊花种苗繁育有分株繁殖和扦插两种方法。因繁殖材料多,技术简便,一般多采用分株法。有研究表明扦插种苗生长势较好,产量也较高;脱毒种苗近年也开始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将上年收获后的菊花茎秆割下,母株留在地内越冬。春天45月,苗高12~15cm时将母株挖出分栽,选择粗壮并带有白根的株苗移栽,也可浇水后人工直接拔出带根苗移栽。通常0.1hm2留圃苗可分栽1.5~2.0hm2生产田。

扦插育苗在5-6月,选择粗壮、无病害的新梢作插条。取新生茎秆中段,剪成10~15cm的小段,用100~200mg/kg生根粉2号处理插条,然后插入苗床,行距15~20cm,株距6~7cm,压实浇水,注意经常喷水保持苗床湿润,20天左右即可生根,苗高20cm即可出圃移栽。

(3)栽培

种苗采用挖穴移栽,行距60~70cm、株距30~40cm,每穴栽苗1~2株,栽后盖土压实,浇定根水,干旱没有灌溉条件也可利用雨天或采用每穴人工浇水。移栽时间以4月下句至5月上旬为宜,移栽过早气温低种苗生长缓慢,过晚则生长细弱,分枝少产量低。行距和株距不易过大和过小,过大植株少产量低,过小则植株太密通风透光性差,枝叶易徒长和发生病害影响产量。每穴栽苗不应超过3株,太多植株细弱,产量并不高。

3. 田间管理

菊花喜肥水,生长期要及时追肥浇水,中耕除草。追肥一般2次。第1次打顶后追肥,可追施尿素75kg/hm2亦可追饼肥600kg/hm2穴施,追肥不要离根太近,否则易伤根烧苗。第2次追肥于现蕾时追施硫铵180kg/hm2,促其开花提高产量。无灌溉条件时施肥要充分利用自然降雨。为避免菊花和核桃争水争肥,给树体生长形成负面影响,要保留充足的树盘面积,注意多施肥水。雨季要及时中耕除草,避免菊花旺长;菊花根系分布浅,中耕除草要浅,以免损伤根系。

菊花增产的关键是防止茎秆徒长,多打顶,促其分蘖,以增加花蕾量。视长势可打顶2~3次,每次间隔约15天。第1次打顶,在苗高15~20cm时进行,此时茎秆粗壮。过晚苗易倒伏。第2次打顶约15天后,苗高40cm左右进行,第3次打顶应在大暑前打完为宜,否则形不成花蕾。

4. 收获与加工

菊花于霜降至立冬开放,此时核桃已收获进入了生长后期,林下光照充足,对花蕾的生长和开放非常有利。采摘宜及时进行,当花瓣开展平直,花心完全散开,鲜花盛开时,采摘最好,过早过晚都会影响产量和有效成份。菊花最好根据开花情况分批次采摘,一般3~4天采摘1次为宜,尽量避免菊花完全开放后集中采摘。采收菊花要选择晴天,采收后要及时晾晒加工,防止腐烂、变色。一般林下栽培产量可达600~1200kg/hm2,以花朵大,花洁白或鲜黄,花瓣肥厚或瓣多而紧密,气清香者为佳品。

病虫害防治
菊花主要病害有叶斑病(叶枯病)和霜霉病,虫害主要有菊天牛(钻心虫)、蚜虫、红蜘株等,另外菟丝子的危害也较大。

叶枯病于5-6月发生,8~9月最严重,于发病前用1∶1∶120倍波尔多液每隔10天喷1次,喷3~5次即可防治,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托布津1000倍液防治。锦虫于5-7月发生,发生后可摘除虫害茎秆烧掉或深埋。红蜘蛛可采用20%哒螨灵2000倍液防治。菟丝子发生后应及时摘除或拔掉全株。

菊花病虫害防治优先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切忌使用剧毒农药,尤其在花蕾期和花期要避免使用农药。

应用范围
1. 食用菊

主要品种有蜡黄、细黄、细迟白、广州红等,广东为主要产地。这些食用菊主要作为酒宴汤类、火锅的名贵配料,流行、畅销于港澳地区。菊花脑,则为江苏南京地区老百姓喜爱的菜蔬,通常用于作汤或炒食,具有清热明目之功效。

2. 茶用菊

主要有浙江杭菊、河南怀菊、安徽滁菊和亳菊。茶用菊经窨制后,可与茶叶混用,亦可单独饮用。饮用茶用菊泡出的茶水,不仅具有菊花特有的清香,且可去火、养肝明目。

3. 药用菊

主要有黄菊和白菊,还有安徽歙县的贡菊、河北的泸菊、四川的川菊等。茶菊亦可列入药用区为之中。药用菊具有抗菌、消炎、降压、防冠心病等作用。还有野菊花也有药用价值,野菊花别名野黄菊花、苦薏、山菊花、甘菊花。

4. 观赏菊

菊花为园林应用中的重要花卉之一,广泛用于花坛、地被、盆花和切花等。被山西省太原市作为市花。菊花除具有观赏价值外,还是一种实用植物。实用菊包括食用菊、茶用菊和药用菊等。

茶条槭定向育苗技术


茶条槭为槭树科槭属落叶大灌木或小乔木,叶、果供观赏,叶型美丽。秋季叶色红艳,特别引人注目;夏季刚刚结出的双翅果呈粉红色,十分秀气、别致,是北方优良的观赏绿化树种,宜孤植、列植、群植,或修剪成绿篱和整形树。黑龙江省主要产于小兴安岭及以南山区;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等省区有分布;此外,日本、朝鲜、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和蒙古也有分布。

1植物学特征

落叶大灌木或小乔木,高达6m。树皮灰褐色。幼枝绿色或紫褐色,老枝灰黄色。单叶对生,卵形或长卵状椭圆形,长5~9cm、宽3~6cm,通常3裂或不明显5裂,或不裂,中裂片特大而长,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为不整齐疏重锯齿,近基部全缘;叶柄细长,为1.5~4cm。花杂性同株,顶生伞房花序,多花,淡绿色或带黄色。翅果深褐色,长2.5~3cm;小坚果扁平,长圆形,具细脉纹,幼时有毛;翅长约2cm,有时呈紫红色,两翅直立,展开成锐角或两翅近平行,相重叠。花期5~6月。果熟期9月。

2生物学特性

阳性树种,耐庇阴,耐寒,喜湿润土壤,但耐干燥瘠薄,抗病力强,适应性强。常生于海拔800m以下的向阳山坡、河岸或湿草地,散生或形成丛林,在半阳坡或半阴坡杂木林缘也常见。

3幼苗培育

3.1采种

当翅果发育成熟、果皮变成黄褐色时即可采收。每年9月份至次年3月份均可采种,果实不脱落。果实采收后,摊开晾干,搓去果翅,经风选,去除杂物后即可得到长条形果粒,生产上称为种子,装袋置于冷室贮藏。千粒重95g,发芽率60%。

3.2种子处理(催芽)

春播前30~40天,将种子放到30℃1%碳酸氢钠水溶液中浸泡2小时,自然冷却;同时,用手揉搓种子,然后将种子用干净的冷水浸泡3~5天,每天换水1次,3~5天后把种子再浸入0.5%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3~4小时,捞出种子。用清水洗净药液后将种子混入3倍体积的干净湿河沙中,把种、沙混合物置于5~10℃的低温下,保持60%的湿度,30天后种子开始裂嘴,待有1/3种子裂嘴时即可播种。

3.3播种

播种地应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沙壤土地块,提前进行秋整地。春播前10天左右施肥和耙地,然后作床。苗床长20~30m、宽110cm、高15cm、步道宽50cm。床面耙细整平,然后浇1次透水,待水渗透、床面稍干时即可播种。采用床面条播方法,播种量50g/平方米,18kg/亩(667平方米),覆土厚1.5cm,镇压后浇水,床面再覆盖细碎的草屑或木屑等覆盖物,保持床面湿润。

3.4苗期管理

种子播后15天左右即能发芽出土,当苗木长到2cm高时即可进行第1次间苗,留苗200株/平方米;当苗木长到高4~5cm时定苗,留苗150株/平方米。定苗后要及时浇水,2~3天后追施1次氮肥,以后要适时除草和松土。当年苗高60~90cm,产苗量150株/平方米,5.4万株/亩(667平方米)。1年生苗木也可根据需要再留床生长1~2年,苗木在留床生长期间,要追施2次氮肥,适时除草和松土。2年生苗木高90~140cm,3年生苗木高130~170cm。

4定向育苗

4.1绿篱和模纹用

建植绿篱和模纹用的苗木要求苗木分枝多、分枝点低、枝条粗细均匀、枝条长短一致,常用1年生苗木栽植。为此,在幼苗培育期间,当苗木长到高4~5cm时进行定苗,同时要对苗木进行掐尖,留苗100株/平方米,按~般幼苗管理。当年苗高30~50cm,分枝3~5个,产苗量3.6万株/亩。

4.2整形树用

在幼苗培育期间,不对苗木掐尖,根据需要留床生长1~2年,留苗100株/平方米,按一般幼苗管理。整形树用苗木的培育也应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沙壤土地块,栽植前要进行整地和施肥。春季用2~3年生留床苗木进行垄式育苗,垄宽60~70cm、株距100cm,苗木要扶正踩实。栽植前,对苗木根系进行修剪,保留根系长12~15cm。从苗木栽植后的第2年开始对苗木进行定干,定干高度在60~120cm。定干后的第2年要对苗木进行修剪整形,经过2~3年的整形处理,苗木形状基本固定,当年秋季或次年春季即可出圃栽植。对于不需要有枝下高的整形树苗木,也可用掐过尖的幼苗在垄上培育,从栽植的第2年开始对苗木进行修剪整形,苗木定植4~5年后即可出圃栽植。

4.3观赏用灌木

春季用没有掐过尖的1年生幼苗在垄上培育,株距60cm,栽植后平茬,茬高10cm。6月份当侧枝长至10~20cm时,选取3个健壮侧枝留下,其余全部剪除,留下的3个侧枝尽量分布均匀。适时除草和松土,每年追施1次氮肥,苗木定植3年后即可出圃栽植,此时苗高120~150cm。

4.4观赏用乔木和道路绿化用

春季用没有掐过尖的2~3年生留床苗在垄上隔垄栽植,株距80cm,空垄可用于栽植红皮云杉、青扦云杉等常绿树种苗木,苗高20~30cm、株距50cm;也可栽植辽东水腊树、四季丁香等植株矮小的花灌木幼苗,株距40cm,以达到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苗木栽植后每年都要在5~7月进行2次除草、松土和追施氮肥,促进苗木健康生长。从栽植后的第2年开始,每年还要对苗木进行适当的修剪,主要是缩剪影响苗木主干生长的大侧枝和剪除苗木下部1/3以内的所有侧枝、萌枝。对主枝长势弱或主枝受损的,可选择1个生长强健的大侧枝代替主枝。根据需要也可从苗木栽植后的第2年开始对苗木进行定干,定干高度120~160cm。苗木定植3~4年后即可出圃栽植,此时苗木地径可达3~4cm,园林绿化应带土移栽。

北方大棚茶生产加工技术


日照绿茶作为南茶北移的成功范例,种植面积占山东省茶园总面积的50%以上。它具有滋味美、香气浓、耐冲泡的独特品质,享誉国内外。近几年,随着农业结构调整,作为设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棚茶生产已形成一定规模,成为茶区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现将设施栽培大棚冬茶生产加工技术介绍如下:

1选地建棚

1.1园地选择日照地处北纬35~38,处于茶树生长的北限,在此纬度以南的地区便可建园种植茶树。选地原则:一是背风向阳的缓坡地带。二是土层要厚,以利茶树引根下扎。三是土壤pH值在4~6.5。

1.2建造大棚一般采用钢架无立柱单坡半拱大棚,棚长60~100m,跨度7~9m,脊高2.4.~2.8m。棚膜应选用透光率高的无滴膜,棚面覆盖5cm厚的保温草帘。

2栽培要点

2.1深翻施肥建棚后要对棚内土壤进行深翻、施肥,耕翻深度要在80cm以上,然后按种植基线开沟,沟宽、深各为40cm,开沟后平均每亩施入土杂肥5000kg,磷肥50kg,再将土肥拌匀,回填整平。

2.2适度密植应选择龙井43,白毫早,信阳10号等抗寒能力强,适制名茶的品种。为及早见效益,可直接选用棚外大龄茶树移栽。实行单、双行密植,单行种植行距80~100cm,穴距33cm,双行种植大行距80~100cm,小行距35~40cm,穴距也为33cm。

3大棚管理

3.1肥水管理施肥要做到足基,多追,常喷。足基是指在秋季白露前后施足基肥,在种植行中央开深、宽各25cm的沟,每亩施土杂肥3000kg或饼肥加磷肥30kg。多追是指在每轮采收后都要进行追肥,按每采收100kg干茶补充纯氮12kg、纯磷纯钾各3kg的标准用量,在树冠下开沟施用。常喷是指在茶树生长过程中要经常喷洒叶面肥,用0.5%的尿素溶液或稀释浓度为180~200倍的茶树一喷早对树冠进行均匀喷洒。

茶树是叶用作物,其光合作用对水分需求量大,保证水分供给是获得高产的重要措施。大棚茶浇水应依照少喷勤灌的原则,随时补充水分,采用微灌技术更好。

3.2温度管理白天棚温22~28℃,超过30℃时应通风降温,夜间保持10~15℃,低于5℃时应加温保护。另外,茶树喜阴湿环境,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0%~80%,遇高温强光照天气时应采取遮荫措施。

3.3病虫害防治茶园害虫冬天多数冬眠,故对大棚冬茶构不成威胁,勿需施药。对一些病害如茶赤叶斑病等,可在停采期间用苯菌灵、多菌灵等溶液喷洒预防保护。绝对禁止在茶园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以确保生产出符合标准的无公害茶。

4采收与炒制

大棚茶品质优、销路好、价格高,大多制成高档名优茶。采收时要做到采摘适时、方法得当、严格标准、适当留养。在此基础上突出1个早字,当蓬面上有5%的新梢达到采摘标准(1叶1芽初展)时,立即采摘。

制茶按市场需求可制成不同造型,日照地区常制成曲条形、扁形和针形茶。每种造型均有其独特的制作工序,但大致都分成4部分:一是摊放晾干。在竹垫或水泥地面上摊放2~4小时,厚度3~5cm,鲜叶含水量降到70%左右即可。二是杀青。为提高杀青质量,做到杀匀杀透,必须遵循高温杀青、先高后低,抖闷结合、多抖少闷,嫩叶老杀、老叶嫩杀的原则。三是造型。包括手工造型和机器造型。四是干燥。将茶叶中的水分降到5%左右。常用制茶机械有6CSM-30型名茶杀青机,6CRM-25型名茶揉捻机,6CH-3型自动名茶烘干机,6CD-42型名茶多功能机,皆是发展茶叶机械化技术的优选机型,值得大力推广。

新种早生茶的保苗技术


近几年来,淳安县加快了无性系早生茶的发展步伐,到2007年初淳安县已种植无性系早生茶5.3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投产的有3.8万亩,还有1.5万亩尚需要加强抗旱保苗,以提高成活率为目标的管理。特别是对去冬今春种植的茶园,必须切实采取以下保苗措施。

1.适时铺草铺草能保水降温,疏松土壤,是抗旱的关键技术。割草铺草最好在出霉前完成,如果能早铺效果会更好。每亩茶园铺草1000千克以上。铺在茶行的两边,厚10厘米以上。

2.除草保苗茶行内的杂草要与茶苗争肥争光,一定要及时清除。可用手拔除,但不能动土,拔草时间最好在霉季前后进行,不得使用草甘磷。

3.薄肥勤施茶园生根长叶要消耗大量的养分,虽然在种植时已施基肥,但茶苗当年还未及吸收利用,因此必须及时少量、多次补施肥料。待茶苗成活后,一般要求半个月施肥一次。开始用10%清水粪浇施,进入6月份以后,每月施一次,每亩施茶叶专用肥10千克或尿素5千克,在距茶丛6厘米以外挖洞施下。

4.浇水抗旱进入伏天干旱季节,每半个月浇足水一次。每亩浇水量不少于3000千克,以及时补充水分,使茶树根部的土壤湿润;有条件的地方最好用喷灌机喷灌。浇水与喷灌宜在早上9时以前或太阳下山以后进行。

5.防治病虫害幼龄茶树最易受小绿叶蝉、螨类的危害。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防治,可选用35%的赛丹每亩50~70毫升,或10%的吡虫啉15~20毫克,或20%的四螨特50~70毫升对水喷雾。

《退耕地林下种茶技术》由花卉大全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养花过程中能帮到您!能够知道更多的花卉知识。我们把大量的“林下种植花卉”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免责声明:本文由叁仟森林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Contact Us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咨询:13530896683

QQ咨询:2404575426

工作时间:9:00-18:00